一、念珠与钞票
庙里的香火在暮色里飘,像团化不开的雾。四个穿袈裟的影子混在香客里,僧帽压得很低,遮住了眼里的精光。他们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颗颗都像是用钞票串成的,每转一圈,功德箱里的硬币就多响几声。
"施主,看您印堂发暗,需得开光消灾。" 假尼姑的声音捏得尖细,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夜打麻将的烟味。她递过来的护身符,黄纸印着模糊的观音像,边角卷得像片枯叶 —— 庙里的老和尚说,这纸是批发市场论斤称的,五块钱能买一沓。
被拉住的老太太哆哆嗦嗦摸出钱包,里面裹着张医院的缴费单。假和尚眼尖,瞥见上面的 "癌症" 字样,突然提高了声调:"施主有大难!需捐八百八十八,方能渡过此劫!" 这话像根针,扎得老太太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寺门口的石狮子看了几百年,见过真和尚扫落叶,见过香客磕长头,却没见过这般光景:袈裟是租来的,戒牒是伪造的,连胸口挂的佛珠,都是塑料做的,太阳底下泛着贼光。
二、佛堂与法庭
警察来的时候,假和尚正在算今天的进项。钞票堆在破庙里的供桌上,压着尊掉了漆的财神像 —— 他们大概分不清佛道,只知道凡是能骗钱的,都该供着。
搜查时翻出的东西能开个杂货铺:染黑的假发套、粘胡子的胶水、记着 "某小区老太太退休金丰厚" 的笔记本,还有本《骗术大全》,里面关于 "如何伪装僧人" 的章节,被画满了红圈。
"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 站在法庭上,假尼姑还在念歪经,只是袈裟换成了囚服,念珠换成了手铐。法官手里的判决书上,"诈骗罪" 三个字写得铁画银钩,像把戒尺,要打在这些亵渎神明的人身上。
旁听席上有个老居士,手里攥着被忽悠去的金镯子鉴定书,眼泪掉在供过佛的手帕上。她想起去年在寺庙里,真和尚给她递的那杯热茶,杯沿还留着淡淡的禅意,哪像这些假的,浑身都是铜臭味。
三、香火与人心
判刑的消息传开,香客反倒多了。有人是来看看热闹,有人是来求证真假,更多的是像老居士这样,想在真佛面前,把被玷污的虔诚找回来。
寺里的师父们依旧早课晚课,木鱼声敲得笃实。有香客问:"怎么辨真假?" 师父指着院里的菩提树:"真佛在心里,不在衣上。就像这树,春天发芽,秋天落叶,从不来虚的。"
那些假和尚假尼姑去过的庙,墙上新刷的标语:"心诚则灵,无需外求",字是庙里的沙弥写的,笔锋还嫩,却透着股干净劲儿。
有回我路过,看见个曾被假和尚骗走钱的中年人,在佛前磕了三个头。他没捐香火钱,只是对着佛像轻声说:"以前我求发财,现在才明白,踏实活着,比啥都强。"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和庙里的旗杆并在一起,像根挺直的脊梁。香火气混着菩提叶的清香,慢慢散开,那些被假袈裟弄脏的空气,似乎也干净了些。
或许,这世间的骗术再多,也骗不过一颗想向善的心。就像南普陀的香火,烧了千百年,总有真的在里面,风吹不散,雨打不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