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林英
广州普瑞眼科医院视光及儿童眼病科副主任
眼科学硕士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
但家长们盯着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孩子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可能比手机更伤眼。
为什么伤眼?
01
屏幕字体太小强光刺激
智能手表的屏幕与字体普遍偏小,孩子们为看清内容,常会不自觉地凑近屏幕,甚至眯起眼睛视物。就会导致孩子长时间处于视疲劳状态,逐渐降低调节功能。
更隐蔽的是,一些儿童智能手表为增强户外可视性,采用高亮度、高对比度的屏幕设置,过亮的屏幕与环境光形成强烈反差,加重视力负担。
02
使用距离
电话手表屏幕多在 2-3 寸,孩子为看清内容,会不自觉将屏幕贴近至 20 厘米内。此时眼睛调节力需达到 500 度(根据公式 1 / 距离 = 屈光度),而正常看书距离(33 厘米)仅需 300 度调节力。
长期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痉挛,会加速眼轴增长 ——通常来说,眼轴每增加 1 毫米,近视度数就可能加深 300 度。
03
自控力差
孩子本来自控能力较弱,而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加入游戏、社交等功能后,更容易让孩子沉迷。而且比起手机、平板,家长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监管往往更宽松,不少孩子使用手表的时间因此变得很长。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看,很容易导致近视发生,或让已有的近视度数加深。
小屏幕,近距离,长时间,简直是精准踩中所有“雷点”,长久下去,近视加深也是意料之中。
2023 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儿童电话手表专项整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作为面向儿童的智能设备,其设计本应更贴合视力保护需求但现实是:一些儿童智能手表在功能设计中,为迎合市场需求过度强化娱乐属性,却忽略了对视力保护的基础考量。
如何合理使用智能手表
针对智能手表带来的视力健康风险,特别提醒家长们在暑期需提高警惕,可参考以下防护建议:
1
科学选设备
优先选用屏幕稍大、显示清晰的儿童智能手表,挑功能简单的基础款,避免选择带有花哨的、视频功能。毕竟,儿童智能手表的核心价值是联系孩子,而非成为孩子沉迷的娱乐工具。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友好度排序:投影仪 > 电视 > 电脑 > 平板 > 手机。
2
严格管控使用时间
智能手表的家长管理功能要充分利用起来:设置娱乐时长上限(每天不超过 20 分钟),禁用睡前 1 小时的娱乐功能,从源头减少无节制使用。
3
增加户外运动
让孩子多到户外“目”浴阳光。自然光线有助于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有效抑制眼轴过快增长,从而减缓近视发展,这是最简单、最经济也最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之一
智能手表本该是方便家长、守护孩子的工具,别让它变成伤害视力的 “隐形杀手”。家长多一分警惕,孩子的眼睛就多一分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