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报结果,再讲故事
我把同批橡胶木皮的模压门裁成三份,基材含水率分别做成 6%、10%、14%,然后用同一桶压门胶压贴,统统送进 48℃、湿度 85% 的热水房。48 小时后,含水率 14% 的门板鼓了 3.2 毫米,胶线整块脱落;10% 的只鼓 1.4 毫米,局部发白;6% 的几乎没鼓,胶线透明完整。一句话:含水率差超过 4%,鼓包逃不掉。
![]()
![]()
![]()
二、鼓包不是胶不行,是水汽“顶”出来的
热水房里,我把激光测厚仪贴在门板上,每 3 小时记一次高度。
• 0-6 小时:三片都平整;
• 12 小时:14% 含水率那片的鼓包开始抬头 0.2 毫米;
• 24 小时:鼓包窜到 1.4 毫米,胶层开始发白;
• 48 小时:最高点 3.2 毫米,手指一抠整片木皮能撕下来。
水汽在高温里膨胀得比常温快五倍,胶层直接被“撑”开。
![]()
三、现场三招,把鼓包锁在厂内
来料双检
基材和木皮各抽 3 点测含水,差值控制在 3% 以内。
平衡养生
夏天进仓平放 24 小时,冬天延长到 48 小时,让水分跑均匀。
热压微调
夏天车间 35℃,压门胶开放时间从 6 分钟缩到 4 分钟;热压板温度从 110℃ 提到 120℃,时间多给 5 秒,让胶吃深一点。
![]()
![]()
四、门板已经鼓了,怎么救
鼓包小于 1 毫米:电熨斗 150℃ 点烫 3 秒,再压 30 分钟,基本能压平。
鼓包大于 2 毫米:别犹豫,撕皮重贴,返工一次比客户投诉便宜。
![]()
五、今晚加餐
我把含水率 15 秒快测视频剪好了,8 点发。评论区扣 3,前 5 位送手持含水仪试用。
——老张,写于蒸汽房门口,衣服能拧出水,心里透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