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的体检报告中,“甲状腺结节” 成了高频词汇。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 20%-76%,也就是说,每 5 个人中就可能有 1-3 人存在甲状腺结节。然而,“检出率高” 并不等同于 “无需关注”,不少人因对甲状腺结节存在认知误区,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的出现,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带来了更精准、微创的治疗选择。
![]()
甲状腺结节:高检出率下的隐藏风险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虽然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
有数据表明,甲状腺结节中约 5%-10% 存在恶性可能,即甲状腺癌。而且,部分良性结节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性质改变。此外,一些较大的良性结节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查出甲状腺结节后,恶性的风险相对女性略高;结节越大(超过 1 厘米)、边界模糊、伴有钙化等情况,恶性的概率也会升高。因此,一旦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切不可掉以轻心。
![]()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认知误区
在面对甲状腺结节时,很多人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对疾病的判断和处理。
误区一: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事实上,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良性甲状腺结节,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定期复查即可。只有当结节出现恶性倾向、过大影响生活等情况时,才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误区二:查出甲状腺结节就必须忌碘。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是否需要忌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单纯的良性结节,正常食用加碘盐,每周适量吃 1-2 次海鲜是可以的;而对于合并甲亢的患者,则需要严格忌碘,食用无碘盐,避免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甲状腺全切术后的患者,需遵医嘱补碘,以防止甲减。
误区三:良性结节不会发生恶变。虽然良性结节恶变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并非绝对不会恶变。有研究显示,每年约有 1%-2% 的良性结节可能出现异常变化。因此,即使是良性结节,也需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其变化。
![]()
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新突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
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结合 AI 技术,将消融针精准插入甲状腺结节内,通过热能等方式使结节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这种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创伤小,恢复快。传统手术需要在颈部做切口,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还可能留下明显疤痕。而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属于微创治疗,无需开刀,仅通过一个细小的穿刺针即可完成治疗,术后伤口小,恢复快,患者通常在术后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其次,精准度高。借助 AI 技术和超声引导,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将消融针精准送达病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再者,保留甲状腺功能。传统手术在切除结节的同时,可能会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补充甲状腺激素。而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只针对结节进行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甲状腺的正常组织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过,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
总之,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但并非都无需关注,我们要正确认识甲状腺结节,避免陷入认知误区。同时,多模态 AI 智能消融术的出现为甲状腺结节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复查,是应对甲状腺结节的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关注甲状腺健康,守护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