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科学谷洞察
把笨重的 3D 缓冲垫变成一张像布一样轻、可折叠、可反复用的 3D 打印‘智能网’,用 TPU+PLA 双材料 3D 打印“剪纸式”双稳态单元,批量成网。既能按编程逐级吸能又能一键复位,可切入汽车防撞、物流减震、运动防护、无人机回收等百亿级安全市场,并为高端吸能包材提供可循环替代方案。”
机械超材料具有可调刚度、大变形和多稳态特性,在能量吸收领域前景广阔。然而,三维结构往往笨重且难以制造,而传统的二维柔性安全防护网面临取舍困境:柔性网缺乏能量耗散能力,刚性网则笨重且不可重复使用。
“3D Science Valley 白皮书 图文解析
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响应双稳态剪纸单元、通过双材料3D打印(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乳酸PLA)构建的可编程多稳态超材料网络(metanet)。该超材料网络结合局部加热,实现了高能量吸收与可编程多步变形的统一。
Fig.1:多稳态超材料网络的设计概念与双模态功能
这项工作解决了现有吸能结构的关键局限性。传统二维安全防护网无论是柔性还是刚性,都无法完全满足能量吸收的设计标准,并且存在固有的性能折中问题。同时,三维吸能结构虽然有效,但面临安装复杂和笨重等挑战。通过利用多稳态特性,所提出的3D打印超材料网络克服了这些限制,实现了可重复使用性、大挠度、不可逆能量吸收以及可编程变形,使其成为下一代安全防护网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
Fig. 2:不同几何构型超材料网络的力学响应
尽管具有诸多优势,目前的多稳态超材料网络仍存在一些挑战。可编程控制仍较复杂,由于电路设计限制难以实现单个单元的独立驱动,限制了变形控制的精度。此外,聚乳酸(PLA)在加热过程中储能模量的变化导致材料刚度不一致,可能影响能量吸收性能。然而,由于冲击载荷和可编程驱动不会同时发生,这一限制对实际应用影响甚微。总体而言,文中的设计3D打印超材料网络有效解决了传统安全防护网的局限性,同时为基于超材料的能量吸收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Fig.3:可编程双层多稳态超材料网络的设计、控制与变形
Fig. 4:多稳态超材料网络的可编程冲击行为
文章标题:Thermally Responsive Multistable Metanet with Enhanced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10749
科研新知 l
▌三维科学 l 无限可能
投稿丨 2509957133@qq.com
www.3dsciencevalley.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