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若马寅初当初没有提出人口论,我国计划生育没实施,现今会咋样?

0
分享至

最近刷到了不少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讨论,有人突然开了个脑洞:要是当年马寅初没提出那个“人口论”,咱们国家也没有限制人口生育,咋们的日子得过成啥样?这问题要回答,咱们得从六七十年前的日子一点点捋,才能看明白其中的门道。

先说说马寅初的人口论到底是啥?为什么会出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稳定下来,老百姓不愁吃穿了,出生率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1949年全国才5.4亿人,到1957年就飙到6.4亿,每年新增人口能塞满现在10个大城市。

马寅初老先生想的更深:当时全国人均耕地就2亩多,粮食亩产才一百多斤,要是人口这么涨下去,再过几十年,光吃饭就得把家底掏空,所以他1957年在《人民日报》上喊话:“人口非控制不可”,建议大家“晚生晚育、少生优生””。

不过这观点当时争议挺大,并没有被立即采用。直到70年代,中国人口直逼10亿,计划生育才应运而生,甚至后来成为了基本国策。那要是没这政策,中国未来的压力可这可真是山大啊。



头一个扛不住的可能就是粮食。1978年咱们粮食才收上来6000多亿斤,分到每个人头上一年不到600斤,顿顿喝稀粥可能才刚够。当时农村再搞集体生产,一亩地能打200斤粮食都算得上是高产!要是没计划生育,到2000年中国的人口可能就突破15亿了,多出来的几亿人消耗的粮食得把当年全国一半的粮食产量填进去,粮食荒出现那是早晚的问题。

再看看就业问题也将成为老大难。迈入80年代后,光是城里待业青年就有几千万,让多少家庭为生计愁得睡不着觉。要是再多出几亿年轻人,每年得新增近千万个岗位才能接住——可当时全国工厂加起来也就3000多万工人,哪来这么多活儿?



农村更容不下,本来人均耕地就少,再多出几亿农民,怕是得有一半人守着荒地饿肚子。同时,大量闲置的劳动力也会对社会治安产生极大冲击。

教育和医疗就更别提了。1949年全国大字不识的人超过80%,到1978年还有30%的人不识字。那会儿一个村能有一所小学都是好的,老师多半是初中毕业。要是孩子多了一倍,教室得用茅草棚,一本书十几个人传着看,能读完小学就算“文化人”。



医院更惨,1978年全国每千人只有1.05张病床,县医院连像样的手术刀都凑不齐。真多几亿人,感冒发烧可能都得排队等半个月,人均寿命估计得比现在低10岁不止。

有人说“人多力量大”,这话有道理,但得看时候。80年代前咱们工业薄弱,多出来的人口没法转化成生产力,反而会让资源更紧张。就像当时农村,一家要是生五六个孩子,能穿上补丁衣服就不错了,想供孩子读书几乎不可能,这又会导致人口素质跟不上,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了,计划生育也不是完美的,现在的老龄化就是新挑战。但放在当年,那是没办法的办法——就像家里只有10个馒头,来了15个人,总得想办法让大家别抢得头破血流。马寅初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大家都觉得“人多好办事”的时候,提前看到了几十年后的麻烦。

说到底,人口问题从来没有“如果”。当年控制生育是为了不饿肚子,现在鼓励多生是为了日子更红火,都是跟着时代走的选择。你觉得要是没搞计划生育,咱们现在会多哪些烦恼?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17 10:52:41
这张图,全网传疯了!

这张图,全网传疯了!

燕梳楼频道
2025-11-20 16:32:18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墨印斋
2025-11-15 16:42:56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墨兰史书
2025-11-19 03:50:03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08:02
斯莱克吴晓燕:跨界“翻译官”与“沟通枢纽”,为技术公司赋能资本叙事

斯莱克吴晓燕:跨界“翻译官”与“沟通枢纽”,为技术公司赋能资本叙事

时代投研
2025-11-20 18:39:09
火箭队申京第7!美媒更新MVP榜单TOP10:东契奇第5约基奇高居榜首

火箭队申京第7!美媒更新MVP榜单TOP10:东契奇第5约基奇高居榜首

锅子篮球
2025-11-20 22:15:30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老达子
2025-11-20 06:55:02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八卦南风
2025-11-18 11:15:09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文史旺旺旺
2025-10-28 21:01:09
你以为玛哈是个纨绔国王?

你以为玛哈是个纨绔国王?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8 15:25:13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13:22:59
当年陈官庄66天激战,唯独1个兵团司令活着逃出,21天后在青岛现身

当年陈官庄66天激战,唯独1个兵团司令活着逃出,21天后在青岛现身

宅家伍菇凉
2025-11-05 16:40:02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9 23:23:03
被许家印坑得最最惨的4个人,曾经都是称兄道弟的好朋友

被许家印坑得最最惨的4个人,曾经都是称兄道弟的好朋友

牛牛叨史
2025-11-18 20:02:25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趣文说娱
2025-11-19 15:09:06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中国青年报
2025-11-19 16:07:30
广东模特冠军乌龙事件!37号才是层层选出来的冠军,15号为太太组

广东模特冠军乌龙事件!37号才是层层选出来的冠军,15号为太太组

鋭娱之乐
2025-11-20 14:42:56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2025-11-20 22:40:49
烛下青史 incentive-icons
烛下青史
深度历史解析,专注原创
1585文章数 70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手机
数码
艺术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手机要闻

智能戒指专利战打响,Oura起诉三星Galaxy Ring侵权

数码要闻

M5 Apple Vision Pro将于11月28日在韩国和台湾上市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