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特朗普再次宣布终止对加州高铁项目的联邦拨款,怒斥这是"灾难性、严重超支的通往虚无的高铁"。
这个耗资千亿美元的项目,竟然连一寸铁轨都没有铺设。从2010年施瓦辛格的宏伟蓝图,到如今的彻底烂尾,美国高铁的失败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钢铁硬汉的高铁梦
2010年,时任加州州长的"终结者"施瓦辛格访问中国,亲眼见证了刚刚开通的沪宁高铁。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巨龙让这位好莱坞硬汉震撼不已,列车平稳高速地穿越江南水乡,让习惯了美国慢吞吞火车的施瓦辛格大开眼界。
回到美国后,施瓦辛格立马召集团队,拍板要给加州也修一条同样牛的高铁。他的计划听起来相当诱人:一条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的高速铁路,全长1287公里,时速350公里,投资330亿美元,承诺2020年通车。按照规划,原本需要9小时的漫长车程,一下子就能缩短到2小时。
这个蓝图确实很美好,美好到加州选民都被打动了。2008年,加州举行全民公投,52%的选民支持这个项目,通过了百亿美元债券计划,为项目注入第一桶金。当时的民调显示,很多加州人都对这条"美国版高铁"充满期待。
到了奥巴马时代,高铁热潮更是达到巅峰。这位来自芝加哥的总统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25年内让80%的美国人坐上高铁,还画了一张全国高铁网的大饼。为了支持加州这个示范工程,联邦政府特意拨款35亿美元。一时间,整个项目看起来前途无量,仿佛美国即将迎来高铁时代。
当时的媒体也很兴奋,《洛杉矶时报》写道:"加州即将拥有世界级的高速铁路系统。"《旧金山纪事报》预测:"这将改变整个西海岸的交通格局。"然而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得多。
千亿投入换来几座桥墩
15年过去了,加州高铁只填了35公里的土,修了11座桥墩,至于铁轨?一寸都没有。而那座引起巨大争议的488米长高架桥,竟然花了将近10亿美元。要知道,这个钱在中国都能修30公里高铁了。承包商们似乎把这当成了提款机,各种设计变更、材料涨价、工期延误,成本一路飙升。
项目预算更是坐上了火箭。从最初施瓦辛格承诺的330亿美元,一路狂飙到现在的1280亿美元,足足翻了近4倍。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接近9000亿,都快逼近万亿级别了。这笔钱如果给中国,几乎能把现有高铁里程再扩充一倍。
与预算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路里程却在不断缩水。从原计划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的1287公里,缩减到只修中间一小段——默塞德到贝克斯菲尔德,全长仅275公里,缩水了整整80%。
通车时间也是一拖再拖。从施瓦辛格承诺的2020年,推迟到2028年,再推迟到2033年。按照这个节奏,说不定到2040年都未必能通车。
这还没完,项目还得看政治风向。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时,看不惯这个烧钱项目,2019年直接砍掉9亿美元预算,还威胁要求加州退还已拨的联邦资金。项目一度陷入停工状态。
拜登上台后又恢复拨款,鼓励继续开工,但工程进度依然龟速。到了特朗普2.0时代,这位大总统彻底失去耐心,直接撤资40亿美元,基本宣告了项目的死刑。
制度性障碍让高铁寸步难行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GDP全球第一,科技实力雄厚,为什么连一条高铁都修不好?
首先征地这个老大难问题是老生常谈了,美国70%的土地都是私有制,政府想要征地就像要人家的命一样。加州高铁需要征收2270块私人土地,每块地的谈判周期平均要3年。农场主、地方势力、环保组织轮番上阵,各种起诉和抗议让项目方头疼不已。
之前一个农场主坚决不卖地,项目方只能让线路绕道80公里,成本直接激增50亿美元。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每次绕道都是几十亿美元的成本增加。环保组织也来凑热闹,说高铁会影响某种珍稀昆虫的栖息地,于是又要做环境评估,又要修改设计,又是几年时间过去了。
其次是党争政治的反复拉扯。美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任何大项目都要经历政党轮替的考验。民主党支持拨款,共和党就要撤资,项目命运完全看政治风向。
奥巴马时期大力推进,特朗普1.0时期大刀阔斧地砍钱,拜登时期又恢复拨款,现在特朗普2.0直接彻底撤资。这种政策反复让项目根本无法保持连续性,工程队今天开工明天停工,怎么可能有效率?
第三是利益集团的明里暗里阻挠。石油巨头、航空公司、汽车制造商都不希望高铁成功,因为这会动他们的奶酪。想想看,如果高铁真的建成了,旧金山到洛杉矶2小时就到,谁还愿意开6小时车?谁还愿意坐飞机排队安检?这些传统交通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献金、游说和诉讼,想方设法阻挠项目进展。
最后是产业链的全面空心化。修高铁不是闹着玩的,需要成熟的技术、强大的钢铁产能、过硬的基建能力、经验丰富的工程队伍。但现在的美国,制造业大量外迁,重工业日渐式微,钢铁产能只有中国的二十分之一。很多关键技术和零部件都要进口,但"美国制造"政策又限制使用外国产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对比之下的启示
美国确实也有一条所谓的"高铁",就是2023年开通的佛州高铁。但这条线路更像是美国基建水平的真实写照:最高时速只有200公里,实际均速126公里,远低于国际高铁标准。更糟糕的是,安全问题频发,通车首日就发生致死事故,至今已造成超过100人死亡,被称为"全美最致命铁路"。
反观中国高铁,自2008年启动"四纵四横"规划以来,到2024年已建成4.8万公里高铁网络,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累计运送旅客229亿人次。京沪高铁1318公里只用了13年就建成通车,成本还不到加州高铁的五分之一。
这种对比并不是为了贬低,而是想说明不同制度体系在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差异。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规划、高效执行,而美国的分权制衡体系在面对需要长期投入的大项目时,往往会遭遇各种掣肘。
加州高铁的失败,本质上是美国治理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遇到的结构性难题。土地私有制、党争政治、利益集团博弈、产业链退化,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让一个本来充满希望的项目沦为世纪烂尾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