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内的空气凝重得像一块浸了水的铅。雁峰区民政局原局长卢雅琴、副局长李湘蓉、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润生三人在被告席上频繁回望旁听席的动作,与其说是寻求慰藉,不如说是在这场迟到的审判中,暴露了权力体系对民生福祉的集体失察。当28亿非法集资的黑洞吞噬近八千名老人的养老钱时,这些本该守护民生底线的"守门人",却成了这场庞氏骗局的沉默帮凶。
![]()
夕阳红养老公寓的十四年非法集资史,堪称一部权力与利益的肮脏合谋录。从庭审披露的细节来看,这张渗透到行政体系毛细血管的关系网,早已将监管制度蛀蚀得千疮百孔。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润生的亲外甥女担任公寓院长,办公室主任周盛是公寓实控人情人的亲弟弟,前民政局局长的家族兄弟是公寓股东——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成为利益共同体,所谓的年检审查沦为"走过场"式的盖章游戏,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令人齿冷的是,这种利益输送并非个案。卢雅琴在庭审中揭露的"大量公职人员及其家属参与集资并获高额回报",直指权力寻租的广度与深度。当监管者的亲属坐享非法集资的红利,当分管副区长对联合调查的请求置若罔闻,当实控人李新辉敢在民政局办公室对局长拍桌辱骂,这个号称"湘南最大民营养老机构"的庞然大物,早已沦为权力变现的工具。
![]()
面对"不予定性、处置、上报"的指控,三名被告人的辩解堪称教科书级的推诿。卢雅琴声称自己"被关系网架空",将责任推给下属;王润生强调年检由第三方负责,把锅甩给会计事务所;李湘蓉则全盘否认受贿指控,仿佛自己只是这场风波的无辜旁观者。这种将个人失职归咎于环境、归咎于前任、归咎于制度的辩护逻辑,暴露了某些公职人员对权力责任的认知错位。
尤为讽刺的是,卢雅琴任职期间曾试图撤销公寓违规使用的名称,却在副区长的干预下不了了之。这一细节恰恰说明,所谓的"被架空"不过是选择性履职的借口——当维护监管权威可能触动既得利益时,便以"环境复杂"为由退缩;当需要承担责任时,又将"关系网"作为免责盾牌。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正是导致8.75亿损失无法挽回的根源。
![]()
卢雅琴在庭审中强调自己任职期间"正是养老政策放宽期",试图将监管失察归咎于制度环境。但政策宽松绝不是放任犯罪的通行证,"放管服"改革更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放弃守门职责。2016年湖南省就已出台文件,明确要求落实"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原则,而雁峰区民政局却连这些基本文件都未曾收悉,这种对政策的漠视怎能用"尺度难把握"来搪塞?
从2005年公寓创办到2019年爆雷,十四年时间里,区民政局曾两次向上汇报非法集资线索,却始终未能阻止骗局延续。这种"上报了事"的消极履职,比完全不作为更具危害性——它以形式上的合规性,掩盖了实质上的渎职,最终将近八千名老人推入深渊。当养老机构成为非法集资的幌子,当政府划拨的63.4亩土地沦为犯罪温床,所谓的"明星企业"不过是权力孵化出的毒瘤。
![]()
庭审最后,卢雅琴的辩护人那句"十四年积弊,不应当让三年任期来埋单",或许道出了部分现实。但当我们追问:是谁让积弊得以延续?是谁在群众一次次的预警中选择沉默?是谁让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血本无归?这场择日宣判的审判,能否真正揭开养老领域权力失守的全貌?而那些参与集资的公职人员及其家属,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些悬而未决的疑问,比判决结果更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