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健身兄弟抱怨:举铁能扛150公斤,爬三楼却直喘气。肌肉练得像铁疙瘩,咋就扛不住日常?中医说“气血为养,筋骨为用”,这话糙理不糙。
肌肉是“硬件”,气血才是让硬件转起来的“燃料”。我发小老周就是例子:35岁体测肌肉量超标,体脂率12%。可他早上起床浑身沉,陪娃踢球20分钟就蹲地上。
中医把脉说“气血两虚”——常年熬夜练到力竭,饮食靠蛋白粉+外卖。脾胃早被冰啤酒、辣火锅搞垮,吃进去的营养化不成气血。
现在男性要么猛练透支,要么久坐不动,气血像堵车的路。要么被过度消耗“堵死”,要么循环太慢“淤住”,精力越来越差。
有人说“肌肉练够了,气血自然跟得上”,这是瞎扯。
参考内容里提过:深蹲后大喘气,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呼吸错、心肺弱。就像汽车装了V8发动机,只加92号油,跑起来没劲还伤机器。想让气血和肌肉同频,3个招比瞎练管用。
第一招:力量训练留3分力,别追“力竭组”。30岁后过度训练像“抽水泵”耗气血,改成“7分力训练法”。硬拉、引体向上要练,但每组做到“还能再做2个就停”。
我每周练3次,每次40分钟,重点放“控制发力”。深蹲放慢下蹲速度,感受腰腹大腿协调,比怼大重量强。
第二招:每天10分钟“气血激活术”,比喝补品实在。
我雷打不动练俩动作:站桩+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站桩: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弯不超脚尖,双手抱球举胸前。
刚开始腿抖,坚持一周,早上起来不犯困。
八段锦那动作:双手举过头顶推天,脚跟轻离地再落下。
我爸练半年,高血压都稳了不少。第三招:吃对3样“气血食材”,比蛋白粉实在。
每周3次瘦牛肉炖萝卜,铁和蛋白质是气血“建筑材料”。早上喝山药小米粥,补脾胃才能把吃的变气血。每天3颗干红枣,直接嚼别泡水,核吐了别上火。
老周按这调:停力竭训练,加站桩,晚饭换牛肉炖萝卜。
3个月后陪娃打一下午球不喘,加班到11点脑子还转得快。见过太多练出肌肉,体检单上栽跟头的;也见过身材普通,爬楼不喘、全年不感冒的。后者才是真“强”——不是给人看的,是自己活得舒服、抗造。
气血这东西,你敷衍它,它就“摆烂”;你花10分钟调理,它就“续航加倍”。下次聊聊“久坐族的气血急救包”——办公室就能做的小动作,打通淤住的气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