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要搁在几个月前,说出来没人信:一个从山东临沂农村出来的初中毕业大姐,站在脱口秀的灯光下,三言两语,把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还让一堆人心疼到眼眶发酸。
现在呢?同一批观众,刷着新闻,嘴角直抽——原来我们被她当猴耍了。
房主任,真名樊春丽。舞台上的她有一种“原生态”的冲击力——土话一出口,就像你老家邻居在院口聊八卦,没包袱也能逗你笑。
她的开场白很聪明:“我是村里的信息中心主任。”底下乐成一片,因为大家秒懂,这就是八卦中转站的意思。
然后她收了笑,开始甩自己的“悲惨人生”。
19岁被妈一句“男方个矮打不过你”推上婚车。
新婚第一个月,遭遇丈夫+公公的“混合双打”,她还打赢了。
三十年婚姻,男人不干活、不养家,还拳脚伺候,自己一边养娃一边伺候瘫痪的公公。
最后那句“男人家暴不丢人,女人离婚才丢人”,台下女性观众直接泪目,男性观众也替她攥紧了拳头。
她就这样,靠一张嘴,把自己塑造成了那个“忍辱负重的农村铁娘子”。
这种人设,一旦立住,那是能接到活的。
2023年4月8日,她签约成了脱口秀演员;一年后同一天,净身出户带两个女儿离婚;今年的4月8日,她说是自己“第三次出生”。
三段故事,三个时间点,够励志,够卖票。
全国巡演一开,80块钱的票直接被黄牛炒到1000。她还拍视频哽咽求粉丝别买黄牛票,“没抢到我就多加场”。这招很绝——票房稳了,口碑也收了。
那时候的她,已经不只是个演员,而是观众的“情绪出口”。
可人设这玩意,满到溢,就开始往下掉。
记者下乡一查,原来故事另一面挺辣眼。
先是家暴戏码——村民说,那个经营水果摊、每天早出晚归的,正是她嘴里的“柯基老公”;而她自己,没上过一天班,是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
她说丈夫不下地干活,村民回:“地早租出去了,根本不用干。”
她说公公是“混合双打”主力,现实是老人常年病卧床。
她说婆婆常找茬,结果婆婆在前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连面都没见过。
还有那段“包办婚姻”的催泪桥段。
村里人一句话掀了底:“他们是自己处的,父母就是帮着拿个主意。”
更绝的是,那些所谓“被打得浑身是伤,跑到卫生室看病”的情节,也站不住——卫生室医生说,她来就是量血压、拿降压药,从没见她青一块紫一块。
有村民干脆补刀:“要说动手,她打他们俩还差不多。
到这儿,观众的心态开始崩——你夸张可以,喜剧就是夸张;但你把不存在的苦难编成段子,还要观众带着眼泪笑,这不是演出,这是消费同情心。
台上你是“悲情铁娘子”,台下你可能是个会算账的商人——这落差感,比段子里的任何一个反转都狠。
而且,脱口秀舞台是加工生活,不是改写人生履历。观众爱笑,但观众最恨的,就是被人拿感情当生意。
现在回头看她那些段子,笑点还在,可温度没了。
你会忍不住想:哪句是真的,哪句是为了爆梗捏出来的?
这事也给所有“故事型演员”提了个醒——你可以夸张生活,但别把真相夸没了。
观众能为你笑一次、哭一次,但不会一辈子替你兜底。
房主任的嘴,依然利索;只是她下次再站上台,观众恐怕会先怀疑,再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