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科研团队奋战乡野一线——防治条锈病 小麦大丰收

0
分享至


跟往年一样,今夏,三秦大地又迎来小麦大丰收。不久前,在位于陕西杨凌的小麦试验田里,插在田埂上的党旗猎猎作响,一场没有会议室、没有发言稿的组织生活会在这里举行。

当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的青年党员们,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该党支部书记康振生带领,在农田里观察、实验,讨论病害防治。

“只要地里还有病,我们的研究就不能停!”康振生说,“以前在窑洞里过年,条件艰苦也不觉得苦。现在条件好了,更不能忘初心。”

作为中国小麦条锈病防治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的得意门生,康振生秉承师训,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小麦病害研究。他带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创新团队,构建起涵盖10省份、80多家单位、全国超60%小麦种植区的防控技术推广体系,保障了小麦的安全生产。如今,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减少50%,年均挽回20亿公斤的小麦损失。

窑洞里的“红色实验室”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被学校师生称为“东南窑”的小麦条锈病低温实验室,见证了李振岐、康振生两代院士的科研生涯。40余载岁月变迁,在党建引领下,团队牢记党员手册“把党旗插在麦田里,让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誓言,从窑洞起步,一步步把小麦条锈病低温实验室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

20世纪70年代末,为攻克小麦条锈病难题,李振岐带领团队,利用闲置窑洞,建成小麦条锈病低温实验室。他们改造窑洞、搭玻璃温室,用6年时间徒步踏遍陕甘青麦区。没有设备,就用煤油灯照着显微镜看菌斑;缺样本,就靠双腿“丈量”病害。李振岐的“土办法”,硬是让中国的小麦条锈病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1982年,康振生接过导师李振岐的接力棒,在小麦条锈病低温实验室一待就是10多年。他带领团队白天做实验,晚上记录数据,最终发现了“条锈菌通过野生灌木‘小檗’进行有性生殖”的秘密,改写了小麦条锈病的传播理论。2012年,这项颠覆性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们用1万多份样本证明,解决小麦条锈病的密钥就在中国西北的山沟里。”回忆往昔,康振生感慨万千。

如今,“东南窑”的煤油灯早已换成基因测序仪,科研方法也从肉眼辨病发展到基因编辑育种,但他们“脚踩泥土”的传统从未改变。这里走出了李振岐、康振生两位院士,也孕育出“师承相续、团队协作、艰苦奋斗、潜心钻研”的文化传承。

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窑洞里的“精神洗礼”;科研遇阻时,党员们就蹲在麦田边“头脑风暴”。“团队党员必须带头啃硬骨头!”该党支部组织委员、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说。

麦田里的“科研作战图”

依托示范推广体系,该党支部牵头绘制出全国条锈病“防控作战图”——将麦区划分为“越夏狙击带”和“冬季监控区”。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国已有12个省份大力推行分区防控策略及配套技术,运用“病菌有性阻滞技术”,成功掐断病菌变异源头。

成功的背后是一场场“麦田攻坚战”。小麦条锈病病害高发期,支部党员兵分多路,白天钻麦垄采样,夜晚为农户开“田间课堂”。“我们就像是‘植物医生’,琢磨的就是怎么让小麦少生病。抗病品种是‘疫苗’,绿色防控技术是‘特效药’。”康振生比喻道。

在实验室里,康振生把党小组会变成“攻关推进会”。这种党建与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的模式成效显著,催生出22项国家专利,还助力60余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落地。

年轻党员也在实战中迅速成长。王晓杰坚守18年,找到了小麦感染条锈病的“真凶”——感病基因,将它敲除后,小麦抗病能力大增,为育种开辟新方向。

在党建引领下,团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跨区域全周期绿色防控技术等相继问世。它们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被推广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遏制小麦条锈病病害蔓延,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编辑|李紫来审核|赵允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王禹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37天宝宝“喜乐”去世,死因曝光太痛心 父母把遗体捐给医学研究

237天宝宝“喜乐”去世,死因曝光太痛心 父母把遗体捐给医学研究

小兰聊历史
2025-09-17 14:33:42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妙知
2025-08-28 10:19:43
网红博主“户晨风”疑似被封:曾称“安卓人是底层,苹果人是精英”

网红博主“户晨风”疑似被封:曾称“安卓人是底层,苹果人是精英”

三言科技
2025-09-17 11:39:10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谁也救不了54岁的汪峰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谁也救不了54岁的汪峰

小杨侃事
2025-09-17 16:52:34
记者实探“女子接触氢氟酸后死亡”事发地附近:已有人进行取样,山上曾有多个厂

记者实探“女子接触氢氟酸后死亡”事发地附近:已有人进行取样,山上曾有多个厂

红星新闻
2025-09-16 19:09:13
58岁徐帆与冯小刚离婚?徐帆回应了,19岁女儿徐朵也发声!

58岁徐帆与冯小刚离婚?徐帆回应了,19岁女儿徐朵也发声!

归史
2025-09-17 15:50:32
陕西最新通知!10月1日起,这笔钱将直发个人

陕西最新通知!10月1日起,这笔钱将直发个人

西安观察
2025-09-18 00:10:15
AI芯片烧到1000W!碳化硅成 “救命稻草”,3家核心企业已卡位

AI芯片烧到1000W!碳化硅成 “救命稻草”,3家核心企业已卡位

妙投APP
2025-09-17 21:41:08
狂飙2000%!美国严防死守的技术,中国小厂硬核突围冲进全球前三

狂飙2000%!美国严防死守的技术,中国小厂硬核突围冲进全球前三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7 22:32:15
利物浦迎队史第418场欧战,首次派出无英格兰球员的首发阵容

利物浦迎队史第418场欧战,首次派出无英格兰球员的首发阵容

懂球帝
2025-09-18 02:42:13
琼瑶自杀真相大揭秘,根本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琼瑶自杀真相大揭秘,根本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介知
2025-09-10 11:42:24
让人脸红心跳的5部成人电影,简单粗暴、直奔主题

让人脸红心跳的5部成人电影,简单粗暴、直奔主题

小微看电影
2025-08-29 17:34:28
43岁凯特王妃变苍老,连生3子而且患癌,盛世美颜不复存在

43岁凯特王妃变苍老,连生3子而且患癌,盛世美颜不复存在

红袖说事
2025-09-17 18:52:36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刷新纪录!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但许多外贸工厂倒闭,为什么?

刷新纪录!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但许多外贸工厂倒闭,为什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8-22 19:37:07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遇上奇葩事:说好的20万公里,怎么变成20万英里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遇上奇葩事:说好的20万公里,怎么变成20万英里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1:03:15
奇葩!44岁大妈与22岁小伙,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事后称有艾滋病!

奇葩!44岁大妈与22岁小伙,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事后称有艾滋病!

闲侃闲侃
2025-09-17 08:29:50
香港最强软饭男有多可怕?一技就让女首富欲罢不能,每次收费一亿

香港最强软饭男有多可怕?一技就让女首富欲罢不能,每次收费一亿

史论纵横
2023-09-28 20:30:27
被举报,孙颖莎读研清华无望?被举报原因曝光,清华大学官宣

被举报,孙颖莎读研清华无望?被举报原因曝光,清华大学官宣

东球弟
2025-09-17 08:50:55
儿媳8套别墅,婆婆要求给小叔子7套否则离婚,她2个字让婆婆崩溃

儿媳8套别墅,婆婆要求给小叔子7套否则离婚,她2个字让婆婆崩溃

红豆讲堂
2025-09-10 15:46:17
2025-09-18 03:24:49
创作者_1569393548738
创作者_1569393548738
网上农高会服务组
4362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去年我国超六成初中生上普高,多地普高录取率超70%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重磅!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