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区域经济时,作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各地都在说要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但现实中区域发展无论是人均指标还是总量指标,均存在极大的差异。
国与国之间是这样的,省与省之间是这样的,市辖区与市辖区也是这样的。这种差异,有时会达到几十倍以上。
以全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例,各地各市辖区经济规模,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是多少?最大与最小的差距会有多大?
考虑到各地经济规模有大有小,为在更公平的基准上进行对比,下述图表使用百分比柱状图,展示这种分布差异。图表中还标注了各地市辖区的排名,我们使用排名进行对比。
![]()
浦东是上海的第1名,海淀是北京的第1名,南山是深圳的第1名,天河是广州的第1名。
但从占全市经济规模(GDP)比重看,浦东占33%,海淀和南山26%左右,天河只占21.3%。
上海的第2名闵行只占7.7%,远低于北京第2名朝阳的18.6%、深圳第2名福田的16.2%和广州第2名黄埔的14%。
由于上海第1名的强大,两者之和仍超过40%,虽说低于北京和深圳,但仍高于广州的前两名。
不仅如此,在与北京、深圳的对比中,尤其是拥有相同数量市辖区的深圳来说,广州第2名引领效应也远低于深圳。
除了强大的第1名外,上海的市辖区中并没有所占比重极大的,不过胜在数量多,而且经济规模相差并不大。
北京的市辖区,西城和大兴都超过10%,前四个市辖区占全市经济的三分之二,剩下12个市辖区比重不足三分之一。
深圳的情况相似,但集中程度更高。除了南山和福田外,龙岗、宝安和龙华的比重也不低,合计占到全市经济规模的80%。
因为第1名和第2名同时拉胯,哪怕第3、4、5、6名规模相当且占比也在10%左右,广州前六个市辖区比重也仅有75%。
从这个角度看,广州没能在经济规模上跑赢北上广深的其他城市,应该起领头羊作用的天河和黄埔责任更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