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北地名通名“崾崄”音义及用字辨析

0
分享至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地名“审音定字”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内容。崾崄是黄土高原常见的地形,出现在地形、乡镇、村落等地名中,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地区。“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中有崾岘、崾崄、崾先、要险、要先、腰岘、腰线等十多种书写形式,其中崾崄、崾岘、、要岘作为地理专名被工具书收录,但注音和释义不尽一致,需要完善。经调查,“崾崄”音“yàoxiǎn”,很多地方后字弱化读轻声,指两山(梁、塬)顶之间凹状的险要连接处,本字“要险”。

关键词:崾崄;读音;意义;用字;地理分布

一、引言

崾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指两山(梁、塬)顶之间凹状的险要连接处。在现行地图、地名志、“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以下简称“信息库”)及地理标识中,“崾崄”有多种书写形式,“一名多写”现象突出。工具书的收录和释义也不尽相同。其中,地理专名“崾崄”“崾岘”“”“要岘”被《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工具书收录。

崾崄

崾崄[yàoxiǎn],两山之间像马鞍子的地方(多用于地名):~乡。白马~(都在陕西)。(《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崾yǎo:[崾崄]〈名〉山峡。中原官话。陕西澄城、永寿。清乾辛丑年《永寿县志》:“~,山之过峡处也。’陕西洛川。清嘉庆丙寅年《洛川县志》:‘山之峡曰~。’晋语。陕西米脂、榆林、安塞。1914年《安塞县志》:~,山之过峡处也。”(《汉语方言大词典》)

yāo:[]〈名〉山路通过峡谷的地方。晋语。陕西子长。清道光丙午年《安定县志》:“~,山之过峡处。”(《汉语方言大词典》)

崾岘

崾岘,两山之间的豁口。(《宁夏百科全书》)

崾岘,yāoxiān。两处山梁中间弯曲而较平坦的地方,广而向阳。往往是山区集中的居住区。如:王家崾岘、党家崾岘等。(《庆阳方言词典》)

要岘

要yào:[要岘]〈名〉顶上凹陷的山岭。兰银官话。甘肃武威。李鼎超《陇右方言·释地》:“《集韵》:‘岭上平曰岘。’······今呼岭之凹曰~。”(《汉语方言大词典》)

其中,“崾崄”是工具书收录最多的书写形式,《辞海》第七版、《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也都有收录,音义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不赘述。

从上述情况来看,各工具书中“崾崄”的用字、读音和意义都不统一。那么,“崾崄”究竟是怎样一种地形,读音和意义如何,哪种书写形式更为恰当,目前还没有定论。这既不利于地理标注,也不利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一致性的贯彻落实,给地名审音定字增加了难度。有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崾崄”的音义及用字,以期为地名的规范化建设和工具书的编纂、修订提供一点参考。

二、“崾崄”的音义

“崾崄”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地区,以子午岭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本文选择陕北、陇东和宁南分布密集的方言点对其音义进行调查,音义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陕甘宁“崾”读去声,“崄”有上声和轻声两读,各地都有“凹状(或鞍状)”义,不同之处在于:陕北一带有“险”义,且位于山顶;而甘宁两地无“险”义,也无山顶的限制。

经实地调查和查阅地名资料(包括地图、方志、民间文书等),西北地区“崾”读去声,常用书写形式有“崾”“要”“要”“腰”。其中“腰”为阴平,调类与“崾”不符,不予讨论。剩下三种书写形式在西北方言中都可读去声,下面逐一分析。

崾,以母上声字,最早见于《集韵·小韵》:“崾,山名。以绍切。”《类篇》《字汇》《正字通》都有收录。今西北方言“崾”读去声,如陕西延川自然村“杨家崾”,因一老崾崄得名。延川方言上去调合流,都读53,但在连读中是有区别的:前字上声时,在上去前读42;前字去声时,在上去前读53。“杨家崾”中“崾”读53,为去声。延安吴起“倪崾庄”、延长“张家崾”等,“崾”都读去声。《汉语方言大词典》等中“崾”记为上声,当为韵书读音,与今西北地名“崾”的读音并不一致。因此,字书中的“崾”与今西北地名中的“崾”只是同形字,二者音义皆不相同。

“”为第二次地名普查(以下简称“地名二普”,普查时间为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前秦晋地名用字,在韵书中未见收录。今秦晋方言读去声yào,文献最早的用例在清代。清道光《重修延川县志》中“×家要”的地名有15个,民国《永和县志》中带“”的地名有42个。“”在地名二普后已改为“腰”“崾”“要”或其他字,但改字不改音,仍读yào。如陕西清涧“烽台”改为“丰太腰”。清涧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阴平读曲折调312,去声是高平调44,“丰太腰”中“腰”今老派说高平调44,读的是去声,是“”的音。又如清涧乐堂堡的“主坪”,“”也读去声,现地图、村名中都更名为“主要坪”。“”改字不改音在儿化地名中也有体现。如陕西清涧石盘“王而”今改为“王而腰”,当地人说“”。石盘话阴平调值213,去声调值51,儿化后都不变调。“王而腰”中“腰”儿化后读“”,是去声。再如吴堡“郭家”,今改为“郭家腰”(行政区划、地图、信息库)或“郭家墕”(公安系统、地标)。“腰”“墕”都是阴平字,“腰”读“”,儿化后读“”;“墕”读“”,儿化后读“”。“要”是去声,白读“”,儿化后读“”。三字韵母、声调、儿化后读音均不混,该地名当地人说“”,还是改字不改音。

“要”是“腰”的古字,在西北地名中读去声,意义有二:①要隘、要道。山西吕梁临县有“要冲巷”,为古镇碛口商贾、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②低凹之处。山西临汾汾西有“甘草要村”,因居于山坳盛产甘草而得名。(信息库)延长、延川都将马鞍状地形的低凹处叫“要要儿”,把特别狭窄的、桥梁状的“要要儿”叫“细要要儿”。陕西清涧、蓝田、鄠邑等地将纵向凹陷的地方也称为“要要”,如脚踝低处叫“脚要要”。因此,无论读音还是意义,“要”都最有可能是[崾]的本字。

下文表2中“崄”读上声或轻声,以往地图、方志及民间文书常用的书写形式有“险”“崄”“”“岘”,其中“”同“”一样,是清至地名二普前秦晋的地名专用字,今多改为“硷”。下面重点梳理“险”“崄”“岘”。

险,晓母上声字,本义“阻难”。《集韵·琰韵》:“险,《说文》:‘阻难也。’或从山。虚检切。”也指“要隘”,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入险而脱。”《资治通鉴》中有“磬险”,在今陕西洋县西,为关隘。(《中国历史大辞典》)今西北地名中“险”读上声xiǎn,义为“险要之地”,如陕西宝鸡有“马家壑险”。

“崄”“”在西北地名中有jiǎn、xiǎn两种读音。读“jiǎn”时指“临边台地”,也写作“硷”。“崄”“捡”读“xiǎn”仅出现在“崾崄”中,说明本字就是“险”。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岘”仅在“崾岘”“要岘”中读上声,在其他地方读去声。“崄”“岘”都是民众为显示与山有关而选择了从“山”的字。

综上,西北地名“崾崄”本读“yàoxiǎn”,义为凹状的连接处,“要险”音义都与此相符。那么,“要险”到底是不是本字,后字为何有轻声读法,西北地区的“崾崄”到底是不是同一种地形,意义上为何会出现地域差异等,下文我们结合用字继续探讨。

三、“崾崄”的用字

信息库是目前地名收录最多、最权威的地名数据库。信息库中“崾崄”有“崾岘、崾崄、崾先、崾险、崾限、腰岘、腰线、腰先、要险、要贤、耀显、耀贤、要岘、要现、要线”等多种书写形式。这些书写形式通行于不同区域,地名普查又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的,所以被当作不同的地名记录了下来,从而掩盖了“一名多写”的本质。信息库的具体书写情况详见表2:



从文献情况来看,表2中有的书写形式在很早就已出现,如“要险”,只是最初的时候并非地理专名。文献中地理专名“崾崄”的用字情况详见表3:



从时间来看,“要险”出现最早,汉时就有用例,做形容词,义为“险要”。此用法一直到清代都有用例。例如:

(1)使者反,因于要险之所,多为凿开,众而延之,关吏卒使足以白守。(西汉贾谊《新书》卷四)

(2)【正义】障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城置吏士守之,以抨寇盗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卷一二二《酷吏传》)。

以上两例中“要险”都是形容词,做定语,修饰“所”或“处”。

魏晋开始,“要险”可做宾语或中心语,是名词,义为“险要之地”,在“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V8.0”中有7例,现举1例:

(3)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四《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

例(3)中“要险”为中心语,和“诸”一起做“据”的宾语。

除此外,“要险”作为名词还可受数词的修饰,如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亦一要险也”,“要险”被“一”修饰。

“要险”作为地理专名最早出现在清代陕西地方志中,可做中心语,是通名,如表3的“三郎要险”。也可做定语,为专名,如表3的“要险峡”“要险村”。从形容词到地理专名,“要险”演变过程如下:


结合表1中西北地区“崾崄”的读音和意义来看,“要”当为“崾”本字,指低凹之处;“险”为“崄”的本字,为险要之地,“要险”为近义复词,指凹状的险要之处。只是,“要”表地形和“险”从“阜”与山有关的意义到明代时可能已不为民众所知,而明代以前西北地区文献匮乏,作为县级以下地名的“崾崄”被记录下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作为地理专名,文献中最早的书写形式是表义符号明确的“崾岘”“崾崄”和“要岘”,出现在明代的奏议、边防要籍和方志中,详见表3。其中“要岘”和“崾岘”可互换使用,例如:

(4)行据固原卫指挥符深、苑马寺清平苑圉长张子仪会呈,勘得固原东路撒都城即白马城,委系紧要隘口,虽与清平苑草场交界,然地处孤悬,久不在彼放牧,相应修筑城堡,断绝贼路,以保地方。且本地东至万安苑草场桃林坡,南至清平苑草场三岔山,西至群牧所天城山,北至阿思蓝要岘。(明杨一清《关中奏议》卷16《为咨访群策以裨边务事》)

该例中的“阿思蓝要岘”在今甘肃环县白马城内,城内碑文写作“阿思篮崾岘”。(沈浩注,吕治辉2018)

再如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书的《边政考》,其中的“李哈喇要岘”又写作“李哈喇崾岘”:

(5)李哈喇要岘一百二十里。(明张雨《边政考》卷三“隘口”)

(6)小打卜速、大打卜速、营房滩、黑窑洞、李哈剌崾岘、苦水湾。(明张雨《边政考》卷三“靖虏卫”)

“腰岘”“要岘”“腰线”出现都略晚。如明嘉靖《庆阳府志》中的“红土崾崄”,明万历《陕西奏议》中写作“红土崾岘”,到清乾隆《甘肃通志》写作“红土腰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较有理据的从“山”、从“土”的书写形式多出现在方志中,“腰岘”“腰线”则更多地出现在《方略》《奏稿》《东华续录》等较为正式的文献中,当与文体的书写习惯有关。方志多采用地方原有的书写形式,而正式文献则倾向选用通用字,这恰好说明了从“山”、从“土”的书写形式是俗写。关于这一点,民间文书的用字可作为旁证。民间文书为普通民众书写,更多采用俗写形式,民国时期陕西民间文书中有大量从“土”的“”,兹举数例为证。

(7)坡地两段五堆,坡地一段三堆。(《中华民国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王尚德立卖地粮文契》)

(8)高水良揭椿树大的一根,岭树一根。送(宋)家茂(峁)桐树五根,柏树一根。杨那 岭(柃)树一根,柏树一根,椿树一根。(《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十八日立记树木朴文约》)

(9)安仁里子家源村,下坡地二堆,里坡地二堆,前嘴儿地坡三堆。(《中华民国时期安仁里子家源村地亩单》)

总的来看,信息库和文献中“崾崄”的书写形式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从“山”,有“崾岘”“崾崄”。用“山”作为义符来突出与“山”有关,在地名俗字中习见,如“尺”俗作“”,“边”俗作“”,“崖”俗作“屷”,“寺”俗作“峙”等。这类书写形式从明代开始到现在都是主要的书写形式。明清文献中写作“要”的,今多写作“崾”,如表3中的“三郎要险”,今改名为“崾崄”;洛川的“要险村”今亦改名为“崾崄”。

第二类从“土”,有“”等,主要见于清至地名二普前的秦晋两省。“崾崄”是黄土高原地形,增加或更换“土”旁就是为了凸显此义,类似的还有“陔塄”俗作“壒/塄”,“地畔”俗作“地坢”,“崖”俗作“堐/”,“疙瘩”俗作“圪垯”等。“要”今都改为其他字,以“腰”为多。

第三类是从“阝”,有“险”。“阝”同“阜”,与“山”有关,《说文·阜部》:“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从“阝”的书写形式在地名中用例较少,是因为“阝”表“山”的意义已不为民众所知。

第四类是方言借音字。地名只通行于某地,地域性强,限于当地人的文化程度、方言、本字不明等因素,记录时经常会出现同音或近音替代的现象,如“弦、先、贤、线、现、限、耀”等。其中后字的借音字更多,从读音上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平声,有“弦、先、贤”,分布在中原官话区的渭南、铜川、陇县、定边等地,当与“险”弱化后的读音有关。这些区域轻声读低降调21或31,与阴平调值接近。清乾隆《同官县志》中有“要弦”,说明当时的“险”的读音已弱化。“贤”则与地名雅化有关,如陕西白水“要贤”,因地理地形沿沟,原叫“细要险”,后避“险”取名“要贤村”。(信息库)因此,地名中“险”频率较低,既与形符本义隐退有关,又与地名避讳有关。第二种是去声,有“线、现、限、岘”等,情况比较复杂,将另行文进行探讨。

综上分析,“崾崄”本为“要险”,其他书写形式都是“要险”的地名俗写。增加或改换义符是俗字产生的重要途径。“崾崄”用字之所以复杂多变,本字表义形符不为民众所知和避讳是内在动因,从“山”和从“土”地名的广泛及高频使用是必要条件。表2共时平面上的各种书写形式,有的承自历史,有的是根据不同理据造的俗字,还有的是地名二普后信息化的书写。结合表3文献用字来看,明清时期陕甘宁“崾崄”是同一种地形,都指山顶凹状的险要之处,如例(4)固原白马城的“阿思蓝要岘”的位置是“地处孤悬”。镇原的“狼口崾岘”和隆德的“天堑腰岘”等的“险”义更是一目了然,其他崾崄也多为战略要道。而前文提到的李鼎超《陇右方言·释地》中明确指出甘肃“要岘”是“岭之凹者”。从形成上来看,“崾崄”主要是流水冲刷的结果。有些崾崄因水土进一步流失使得横向梁峁一侧消失或塌陷,只留下沟壑之间狭窄的连接地带,“险”义更突出,“凹陷”义已不明显。而另一些崾崄因地形地貌变化及词语系统内部的调整,只剩“凹状”义。两者以白于山为中心,呈现出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不同:白于山腹地的陕北只有两山(梁、塬)顶狭窄的连接处叫“崾崄”,“险”义突出;周边地区如甘肃和宁夏两地则只要是两山之间凹陷之处都叫“崾崄”,可以在山腰或山根处,只剩“凹状”义。这种意义分化在清代就已产生,故陕西(尤其是陕北)多用“崄”“险”来突出“险”义,甘肃、宁夏两地多用“岘”来突出“凹陷”义。同时,意义的变化也会引起语音的演变:“崾崄”后字因不再承担“险”义而出现弱化,弱化的情况也呈现出白于山腹地和周边地区的差异:距离白于山越远的地区,后字弱化出现得越早;距离白于山越近的地区,弱化发生得越晚;白于山腹地的志丹、安塞等地仍读本调。从方言归属来看,保留“险”义的、“崄”读本调的是晋语区,只有“凹陷”义、“崄”读轻声的是官话区。晋语区“崾崄”的音义有进一步向官话区靠拢的趋势

四、本文对“崾崄”读音、用字及释义的建议

从审音的角度来看,“崾崄”在西北地名中的调类为“去声+上声”,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建议注音为“yàoxiǎn”。从定字的角度看,“崾崄”本字虽为“要险”,但因“要险”表山体义已不为大众所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建议使用表义明确的“崾崄”。关于“约定俗成”,张振兴曾有精辟论述:“文字是用来书写口语的,地名是嘴里要说,笔下要写,当地人就要想办法写出合适的字。至于写出来的字是什么,本字、俗字、同音字等等皆有可能,实在不行就自己造一个字出来。这些字相沿成俗,这也是‘约定俗成’。研究地名用字,要研究字形,尤其要链接这些广义异体字的语音和字义关系,要尊重‘约定俗成’。”从传世文献、民间文书、旧志和信息库的情况来看,“崾岘”“崾崄”“”都是西北地区通行使用的书写形式,但“”字体不规范,已经被淘汰,“岘”的音义与“险”有一定差异,且容易与塌陷类地形相混,故建议统一使用“崾崄”来表这一特殊的黄土地形。

除了审音定字,地名更改也是语言文字规范的重点和难点。张振兴提道:“地名更改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写出来的字太生僻,繁复,或犯讳而改为同音的常用常见字。这是改字不改音,嘴里说的并没有改······二是废弃原来的口语叫名,连嘴里说的都改了,当然也放弃原来写的字了。这是彻底更改地名。”与“崾崄”有关的更名属于张文所说的第一种。从目前信息库的材料来看,乡镇以下一级的地名更改还需谨慎,如将“烽台腰”更名为“丰太腰”,已丢失了原地名的表意功能;“郭家要”改为“郭家墕”,则更是不可取。类似的更名现象,都不是很合适,应尽量避免。

从释义的角度看,“崾崄”当解释为地名通名,最初虽是山顶的险要凹状连接处,但考虑到今地貌的实际情况,建议解释为:“指两山(梁、塬)顶之间凹状的险要连接处,不同地域意义略有差异,陕西指两山(梁、塬)顶间狭窄连接处,甘肃和宁夏指两山之间凹陷之处。”

作者:贺雪梅 ,韩志周 ,冯一真

来源:《辞书研究》2025年第4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江 桐
校对:宋柄燃
审订:汪依婷
责编:贺雨婷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麦大人
2025-11-15 16:11:03
苏-57与“产品30”发动机亮相迪拜航展 三维推力矢量技术露真容

苏-57与“产品30”发动机亮相迪拜航展 三维推力矢量技术露真容

hawk26讲武堂
2025-11-17 13:39:44
郑爽迎来事业第二春,将开面包店,以角色命名,首谈发展计划!

郑爽迎来事业第二春,将开面包店,以角色命名,首谈发展计划!

鑫鑫说说
2025-11-16 15:23:51
碳酸锂期货价格涨停!发生了什么?

碳酸锂期货价格涨停!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7 16:00:38
河南郑州一业主供暖阀门漏水,工人上门维修过程中,亲了业主一口......

河南郑州一业主供暖阀门漏水,工人上门维修过程中,亲了业主一口......

极目新闻
2025-11-16 21:56:41
越人民军政治总部:79年重创中国9个主力军,俘260,消灭62500人

越人民军政治总部:79年重创中国9个主力军,俘260,消灭62500人

新车知多少
2025-11-16 14:52:07
寒潮继续深入南下,南方地区气温将大“跳水”

寒潮继续深入南下,南方地区气温将大“跳水”

新京报
2025-11-17 11:17:05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换岗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换岗

观察者网
2025-11-17 15:24:07
19岁男孩喝百草枯苦熬18天,逼外出打工母亲回家,母亲:你放心去

19岁男孩喝百草枯苦熬18天,逼外出打工母亲回家,母亲:你放心去

林子说事
2025-11-12 10:40:27
哈登彻底无语了!快船118-121惜败绿军,管理层赛后发言引发热议

哈登彻底无语了!快船118-121惜败绿军,管理层赛后发言引发热议

安海客
2025-11-17 11:38:53
日本参议员:高市早苗应尽快撤回涉台错误言论

日本参议员:高市早苗应尽快撤回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16:52:44
德国商界不理默茨:投资中国真香,撤不走

德国商界不理默茨:投资中国真香,撤不走

观察者网
2025-11-17 16:05:12
19年秦汉为父亲孙元良站台,共青团下场批驳:民族败类,何足纪念

19年秦汉为父亲孙元良站台,共青团下场批驳:民族败类,何足纪念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13:30
知青岁月:娶了农村媳妇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他说苦累并快乐着

知青岁月:娶了农村媳妇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他说苦累并快乐着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2025-11-11 09:39:25
两年新增 20 万女骑手?到底是谁把中国女人,逼成了外卖员?

两年新增 20 万女骑手?到底是谁把中国女人,逼成了外卖员?

知鉴明史
2025-11-15 21:31:17
战犯东条英机孙女公然跳反,撕开日本右翼遮羞布

战犯东条英机孙女公然跳反,撕开日本右翼遮羞布

梨花头
2025-11-15 16:59:18
印巴又要打起来了,巴基斯坦准备两线作战,歼-10这次可能有麻烦了

印巴又要打起来了,巴基斯坦准备两线作战,歼-10这次可能有麻烦了

利刃号
2025-11-17 16:22:13
末节18分!哈登难救主!船记:别再这样用了!谁顶得住?

末节18分!哈登难救主!船记:别再这样用了!谁顶得住?

篮球盛世
2025-11-17 16:57:00
2-0,10分钟2球,乌克兰积10分进世预赛附加赛,冰岛无缘世界杯

2-0,10分钟2球,乌克兰积10分进世预赛附加赛,冰岛无缘世界杯

侧身凌空斩
2025-11-17 06:21:25
换帅!江苏一高校迎来女“掌门”

换帅!江苏一高校迎来女“掌门”

双一流高校
2025-11-16 23:34:17
2025-11-17 18:12:49
江西地名研究 incentive-icons
江西地名研究
分享地名研究信息、行业资讯。
3058文章数 2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数码要闻

RTX 6090 2027Q1 能否落地?全看 RTX 50 Super 进展

手机要闻

Pro Max大战开启!卢伟冰放话:小米17 Pro Max是6000档佼佼者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