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行业正在飞速变革,许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曾经许多吃香的行业,如今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冷门行业,反而开始飞速崛起。
而这也给很多家长制造了一个难题:孩子的志愿应该如何选择?
高考选专业就是在选“人生”!
一个好的专业能够让人一生受用,不好的专业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
选专业就好比买房子,一开始心仪的黄金地段可能会变成郊区。
![]()
冷门的偏远角落也可能因为拆迁而走向飞黄腾达。
那么选专业这个事,到底该怎么选,才能适合自己不踩坑呢?
01
四个就业难
第一个是艺术类专业。
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表演,统统都算在里面。
![]()
除非孩子特别有天赋,否则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首先就是艺术类专业前期投入资金相当巨大。
培训费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至少得十万往上,并且上不封顶。
![]()
如此高昂的费用,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
这还只是前期投入,考上大学后,艺术类专业跟传统文理科专业相比,学费只多不少。
但是艺术类专业的回报却极低!
![]()
如今随着AI技术的普及,AI生成图画、AI作曲等技术层出不穷。
科技的发展正在一步步取代一些行业,因此艺术专业这条路只会更加难走。
艺术类就业率甚至不足50%。
![]()
超一半以上的人毕业后只能被迫转行,从头再来。
这些人要么去做销售、要么去送外卖。
如果上四年大学,只是为了毕业去干销售、送餐,那还不如高考完直接去。
![]()
抖音里直播间里,有些青春靓丽的女孩卖力的扭动着身体。
评论区观众却纷纷刷屏:舞蹈生就业新方向。
如果不是孩子天赋异禀,艺术这条路尽早不要考虑。
![]()
第二个是长学制专业。
最具代表的就是医学、法学。
在大家的印象中,法学在众多专业中,绝对称得上“精英专业”。
![]()
甚至有许多人,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公平公正的律师。
但是要从一名法学生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律师。
![]()
中间所面临的坎,不亚于唐僧西天取经。
当法学生好不容易毕业后,走进社会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还得获取一张法律职业资格证,这是进入法律行业的门槛。
![]()
不管是法官、律师还是公证员、检察官,都少不了这张证。
如果要从事律师行业,还得在额外获取一张律师职业资格证。
![]()
这需要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过律师协会考核合格,才能申领。
这一年实习期间,拿得是最低工资,干的却是最累的活。
即使突破了一道道坎坷,照目前的行情来看,就业岗位也十分有限。
![]()
类似的还有医学岗位,这些岗位投入时间成本太大,回报周期太长。
许多三甲医院早已饱和,县城医院又因医保控费裁员。
第三个是小语种专业。
![]()
如果放在以前,小语种专业绝对算个吃香的专业。
毕业后去当翻译,薪资待遇高,工作也体面。
但这个行业同样也败给了社会的发展。
![]()
当各种翻译软件层出不穷,功能体验不断迭代。
很多人软件的耳机,甚至已经可以做到同声传译,翻译就显得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
大型跨国公司的员工,都是英语+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压根就不需要翻译。
![]()
而小公司就算需要翻译,薪资待遇也不会太高。
现实就是,某高校小语种毕业生,最终选择去跨境电商公司做客服。
第四个是文科类专业
![]()
2025年,文科类专业就业率持续走低。
计算机专业还没毕业就被大厂高新预定。
理工科毕业生手握多个offer挑花了眼。
![]()
文科生们在投了上百份简历后,只能走上考公考编的独木桥。
哲学、历史、汉语言,这些传统文科专业的毕业生。
除了考公考编,几乎找不到对口的岗位。
![]()
许多企业公司的文案写作,正在被AI取代。
那些曾经被认为机器无法代替的人文工作,在算法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直接导致许多传统媒体岗位的减少。
如今自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
![]()
没有年龄和文凭的限制,只要有想法,人人都能成为“媒体”。
尽管那些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功底更深厚,文字也更加细腻。
但是在效率方面,却远远逊色于AI。
02
三个铁饭碗
把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土木专业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之王”,老师家长口中的“铁饭碗”。
![]()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令人向往土木专业开始“失宠”。
曾经令无数学子趋之若鹜的土木工程,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房地产堡垒、市场收缩、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基建狂魔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土木工程的寒冬什么时候过去,没有人知道,对年轻人来说,认清趋势另选他路才是正确选择。
![]()
第二个铁饭碗是教师。
在大部分家长眼里,教师岗位绝对是“千金不换”。
![]()
虽然教育行业挣得不多,但是胜在“铁饭碗”,每年还有超长的寒暑假。
对于许多女孩子来说,是个不会出错的工作。
即使考不上编制,找份培训机构的工作,待遇也不会太差。
![]()
但是随着国家“双减”政策落实,传统的培训机构已是自身难保,大量师范生面临裁员的风险。
教师行业也不再是一聘定终身,去年幼儿园关了五千多所,新生儿才900多万。
许多地方由于生源不足,学校只能被迫关停,教师编制数量开始锐减。
![]()
连学校都干不下去了,老师这个岗位更不可能保证稳定。
未来,如果生育率提不上去,教师的数量将会严重饱和。
第三个铁饭碗是医生。
![]()
张雪峰说过:“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医疗教育体系漫长艰辛、医生职业的沉重压力、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
![]()
一旦走上了学医这条路,就意味着踏上一条不到尽头的苦修之路。
毕业后医学生要参加规培,在这期间,他们拿着微薄的薪资,有的甚至还得付费上班。
![]()
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是医生执业的标配,偶尔还得值个夜班。
长期带来的身心压力,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03
两个避坑
看了上面的总结,很多人觉得无脑选择人工智能这条路一定错不了。
如今AI已经能取代许多工作了,这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
趁着现在入行,看似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其实大错特错。
人工智能并没有许多人想的那么好。
你真以为毕业,就能顺利进入那些互联网大厂工作吗?
![]()
目前国内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是教学质量却存在天壤之别。
那些排名靠前的高校不用说了,师资力量强大,教育经费充足。
选择这样的学校确实没任何问题。
![]()
但如果孩子的分数跟985、211相差甚远,只能上一个普通本科。
从这些学校毕业后,又如何跟那些名牌高校竞争?
大数据、人工智能听起来很厉害,但是这些专业课程设置混乱,师资力量不足。
![]()
毕业后就会发现学的全是理论,人家企业根本不承认。
最后只会出现高校毕业生吃肉,普通本科汤都没得喝的局面。
结语
不过,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能不能站稳脚跟,最终看的还是能力。
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选专业就像是投资,一定要把眼光看的长远。
![]()
虽然专业的冷热可能不会堵对,但是只要是金子肯努力,360行都能出状元。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某个职位,而是随时能端起来的本事。
信息来源
决策与信息杂志:人工智能专业,正在沦为新“天坑”
光明网:最火爆专业成“天坑”,土木专业为何不香了?避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