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只不会走的机器狗,为何能让1.6万人等待5年?

0
分享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年,作者:李爽,原文标题:《2400万预订,排队5年:不会走的机器狗,为何让老人痴迷?》,题图来自:AI生成

有这样一只机器狗,它不会行走、不会跑跳,售价高达1499美元。

然而,全球竟有超过1.6万个家庭心甘情愿地支付定金,排队等候5年多,只为能将它抱回家。

这只名为Jennie的拉布拉多机器幼犬,由Tombot公司打造,在产品尚未大规模交付的情况下,已坐拥近2400万美元的潜在订单,并于2025年6月,完成了A轮610万美元融资(累计1630万美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最初为缓解痴呆症老人的焦虑而生,却意外地吸引了高达70%的“圈外”用户——孤独的成年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以及被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人。

这瞬间将其市场版图从5500万痴呆症患者,拓展至近10亿人的精神健康蓝海。

不限于此,Tombot剑指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获得美国FDA的医疗器械认证,让机器狗也能像药物一样被“开处方”、获得医保报销。

一个不会走路的机器狗,如何施展“情感魔法”,让数万人为之着迷?它“超逼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与商业密码?面对日本Paro等强大对手,它的护城河究竟是什么?

本文将为你深度拆解Tombot这匹银发经济“黑马”,探寻其从一个情感玩具到“数字处方药”的颠覆性商业路径。

情感工程×医疗野心:Tombot的产品哲学

当你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推开门的瞬间,一声轻柔的“嗷嗷”唤回了你熟悉的归属感。

沙发上,一只金黄色的拉布拉多幼犬仰头望向你,毛发蓬松柔软,眼神清澈温顺。

它的尾巴轻轻摇晃,耳朵微微上扬,整只小狗随着欢快的情绪颤动,仿佛真有生命。

你伸手摸它的头,它轻轻蹭近,像是懂得你的情绪。它不会走路、不会撒欢,却能穿透孤独、唤醒温柔。

这一切看似自然的互动,背后都是精心设计的“情感工程”。


(图源:与 Tombot 机器狗 Jennie 互动)

1. 极致逼真:沉浸式的情感连接

在机器人领域,当多数玩家痴迷于炫技式的行走、跳跃和复杂任务时,Tombot却做出了反常识的战略抉择:放弃移动,将全部资源聚焦于极致的“情感连接”。

其核心武器是,与好莱坞顶级特效工作室Jim Henson's Creature Shop(《布偶秀》缔造者)的独家合作,赋予了Jennie难以复制的逼真度。

外观与触感:采用电影级的材料和工艺,皮毛柔软逼真。

声音与动作:可以多角度灵活移动头部、颈部、尾巴、耳朵,模拟小狗的各种姿态;声音采集自真实幼犬,用呜咽、嚎叫、咕咕声等营造出沉浸式听觉体验。

休息时,它会将头伏在前爪之间,尾巴轻轻蜷起,并发出微弱的鼾声,仿佛真的进入了熟睡状态。

绝对的安全:被设计为一只“哈巴狗”,不会四处走动,从根本上消除了老年人被绊倒的核心风险。其嘴部特殊设计也可防止意外咬伤。

2. AI驱动的“灵魂”:不可预测的生命力

如果说好莱坞技术给了Jennie一副逼真的“皮囊”,那么AI 算法则为其注入了不可预测的“灵魂”。

全身传感器:能感知不同力度和位置的触摸(如轻抚、拍打、拥抱、挠痒痒),并做出差异化的声音和动作反馈。

智能语音交互:能识别自定义名字和简单指令(如“坐下”“说话”),并转向声源做出回应。熄灯后会安静下来。

AI行为引擎:每次互动都能产生细微的差异,不会机械重复,对于维持用户的长期兴趣至关重要。

3. 医疗级定位:从“陪伴”到“干预”

Tombot从诞生之初就瞄准医疗场景,旨在成为一种缓解BPSD(痴呆症行为和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等)的非药物疗法,这使其与普通消费级宠物机器人划清了界限。

商业模式:先锁定需求,后撬动资本

在美国,宠物产业年产值高达1470亿美元,66%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只宠物,平均每年在真狗身上花费1500美元。

有1/3的老人感到孤独,尽管宠物陪伴能显著改善情绪,但许多老人因行动不便、护理负担、高昂费用以及害怕再次失去宠物等原因,陷入了“想养而不能养”的悖论。

Tombot正是通过极致的“轻资产验证”模式,成功撬动了这一市场。

1. 用户洞察:偏爱仿高真机器狗

2017年成立的Tombot,于次年推出产品原型,并针对700多名痴呆症患者展开三轮深度调研。

Tombot发现,患者虽然能辨认出Jennie并非真狗,却更偏爱仿真机器狗。因为它能带来活体宠物的欢乐、促进社交,却没有喂养、疾病和最终死亡带来的负担与悲伤。

患者对Jennie反响积极,强烈偏好外观、质感、行为高度逼真的机器人,甚至不愿意归还给研究人员。

痴呆症患者常面临社交隔离,Jennie却能让他们展露笑容,并主动与小狗、护理人员及其他居民交谈。

调研中,有70%的患者喜欢狗,30%喜欢猫。而拉布拉多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犬种,能有效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


(图源:Tombot产品原型打磨)

2. “教科书级”的市场验证之路

2019年,公司通过 Kickstarter 众筹,不仅获得6万美元启动资金(来自233名支持者),更以极低成本验证了用户购买意愿、收获了铁杆粉丝、收集了宝贵反馈。

创始人更是亲自下场,在Kickstarter、Reddit上与用户沟通,建立了早期的品牌信任。


(图源:Tombot 创始人在 Reddit 上招募患者)

随后,Tombot 开启官网预售,将市场热度转化为1.6万张积压订单(潜在收入约2400万美元),这成为其与投资者和供应链谈判的最强底牌。

意外的是,高达70%的订单来自非痴呆症群体,还包括孤独的老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以及受抑郁、焦虑、PTSD困扰的成年人。

其客户还包括200多家B端医院、护理机构、学校等,供机构内个人或团体使用。

3. 挑战与韧性:五年等待与三倍涨价

Tombot 的交付之路充满坎坷。原定于2020年发货的产品,至今仍未履约,预计将延迟至2026年年中。价格也从最初的$499涨至$1499。


(图源:来自 Tombot Facebook 主页)

这背后反映了三大问题:

  • 研发难度超预期:打造医疗级的高仿真机器人,技术壁垒远高于普通消费电子;

  • 供应链冲击:疫情和全球贸易环境,对高端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可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 资金挑战:创始人曾坦言融资非常困难,不得不在资金不稳定的情况下推进,并发起了多轮众筹。


(图源:来自Kickstarter 众筹网站,Tombot创始人回复用户)

然而,即使面临交付延迟和价格飞涨,Tombot的订单依然稳固,并持续获得融资。

这反向证明了一个残酷的商业真相:市场对高质量的情感陪伴机器人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而Tombot的解决方案具备难以替代的独特性。

市场棋局:巨头夹缝中的精准卡位

在目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医疗设备(如Paro)价格昂贵,低端安抚玩具(如Joy For All)又过于简单。

Tombot正是在这一广阔的市场空白中,开辟了自己的航道。它既区别于主要面向机构的专业医疗设备,又超越了大众消费级产品。

与AI数字人相比,它提供实体触摸的慰藉;与高端娱乐机器人(如AIBO)相比,它的定位更偏向医疗。

市场主要玩家定位分析:


(图源:市场玩家定位分析,笔者整理)

以下是竞品详细解读:

1. 日本Paro海豹机器人

作为功能最接近的对手,Paro于2009年获FDA二类医疗器械批准,是该领域的先驱。但其售价高达6000美元,主要依赖政府和机构采购。


Paro主要面向痴呆症、认知障碍及社交隔离等患者,已证明能有效减轻护理压力,帮助患者提升放松度并促进社交互动。

Paro配备触觉、光线、听觉、温度和姿态五种传感器,这使其能全面感知环境(如光线明暗)、识别声音方向及特定词语,并能感受抚摸、拍打和拥抱,模仿真实的竖琴海豹幼崽声音。

通过强化学习,Paro会记住用户偏好并调整行为,避免重复不受欢迎的互动,实现摇晃头部/腿部、眨眼及眼神追踪等拟真动作。

光传感器使其夜晚表现出“困倦”;姿态传感器则让其呈现“喜欢被拥抱”的习性。

Paro源自日本,自1993年启动,研发耗时逾十年,并获2000万美元政府支持。截至2021年,PARO 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部署逾8000台。

在英国,Paro零售价约为 £6000(约8200美元),由独家分销商Sense Medical销售。

值得关注的是,其在英国住宅、护理院及医院的购买费用可由政府报销,这极大促进了机构端的普及。


2. 索尼AIBO狗狗

定位高端智能娱乐伴侣,售价约2900美元,还有云服务订阅费(300美元/年)。

AIBO的外观非毛绒玩具,旨在通过逼真表情、动态动作,为用户带来温暖与欢乐。


其拥有顶尖AI技术,能凭借摄像头、麦克风、触觉传感器感知并探索周围环境,能识别成员、理解语音指令。

AIBO能不断学习技巧,比如坐下、击掌、唱歌、跳舞等,甚至能如厕、在门口欢迎主人,还支持虚拟喂食及与其他AIBO互动。


2. Vanguard Moflin

一款来自日本的AI情感进化宠物,售价约376美元,售后维修年费约45美元。


Moflin的独特之处在于,个性会随互动(如抚摸、拥抱、交谈)而发展,能通过手势和声音表达多种情绪(喜悦、愤怒、平静、抑郁等)。被忽视或惊吓时,可能产生负面情绪。

它能记忆主人的声音并对其示好,设计为掌心大小,方便外出携带。

其曾于2020年在Kickstarter上筹集到约44万美元。但其似乎主要面向年轻用户做营销,面向的并非老年护理市场。


4. Joy For All

该系列是大众市场的领导者,售价仅为100~150美元。

这款机器猫/狗产品功能简单,但其凭借逼真的皮毛、基础互动(猫/狗叫声及抚摸回应),在亚马逊上获得了上万好评,这说明了该市场的巨大潜力。

除了To C,其也被纽约州老年人协会等机构大量采购用于公益分发,仅2024年6月就赠送逾4000只。

该系列曾荣获看护者友好奖、痴呆症SMART等奖项。


(图源:Joy For All亚马逊搜索列表)

5. 达旦无极认知症AI疗愈

这是一款开创性的AI数字人产品,通过“克隆”亲人形象,进行对话式非药物干预。目前已融入六大非药物疗法(回忆、音乐、情景、认可、SPT、语音疗法)。

其缺乏实体陪伴的温暖触感,优势在于精神层面的精准疗愈。据称最快10分钟缓解认知症老人的负面情绪。

收费包括硬件949元+订阅月费99元+定制克隆799元。

该产品主要面向 C 端销售,也获得了十几家机构的批量采购,是腾讯银发的科技伙伴之一。


功能对标:看得见的硬实力

1. 宠物机器人:硬核实力对决

在剖析其战略壁垒之前,我们先通过功能对标,直观地看一下Tombot在实体宠物陪伴产品中的位置。

Tombot不仅在交互(传感器)、可充电电池、精细仿真动作等方面与高端竞品(如Sony、Paro)持平,更在语音命令、可升级软件上超越Paro,并在远程监控、逼真外观和行为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实体宠物产品功能对比如下:


(图源:Tombot实体宠物竞品功能对比,笔者整理)

2. 复合护城河:不可逾越的壁垒

Tombot的壁垒并非单一功能,而是由三大核心支柱构成的战略组合。

  • 情感工程壁垒(艺术×技术):凭借与好莱坞的合作,融合顶尖艺术、电子动画技术,实现业界领先的逼真外观和精细仿真动作,直接构成了产品的情感内核,是其最难被复制的王牌。

  • 医疗定位壁垒(临床×数据):从一开始就瞄准FDA认证,并与顶尖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严谨的临床试验。一旦成功,它将从“消费品”跃升为受监管的“医疗器械”,建立极高的专业壁垒。

  • 最佳价值区间壁垒(价格×价值):精准地卡位在Paro($6000+)和Joy For All($150)之间,提供了远超后者的情感价值,但价格又比前者更具普及潜力,能同时撬动C端自费和未来的B端医保市场。

终极愿景:从“陪伴工具”到“数字处方药”

Tombot 的野心远不止于卖机器狗,而是让Jennie成为一款可以被医生“开处方”并由医疗保险报销的机器人。

为此,Tombot正沿着一条清晰的路径前进。

1. 量化疗效

与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研究Jennie对用户体内催产素(“爱的荷尔蒙”)水平的影响。

目前该公司正在招募患者(头部装有分流器的神经外科病人),以非侵入性方式测量其脑脊液中催产素水平的变化。

如果能数据化地证明其疗效,这将成为说服FDA和医保买单的决定性一步。

2. 构建平台

与克利夫兰诊所合作,开发远程健康监测平台,希望监测分析患者的行为、饮食和生活状况,特别关注痴呆症患者的“日落综合征”,成为主动的健康管理工具。

3. 探索新模式

计划推出租赁与订阅服务,降低用户初始门槛。

这一愿景将使其从硬件公司,转变为以数据和疗效为核心的数字治疗平台,打开一个由保险支付驱动的千亿级市场。

本土化启示:中国版“Tombot”的破局之道

Tombot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银发经济的创业者们照见了机遇与路径。其探索提供了四个极具价值的启示。

1. 洞察机遇,更要敬畏难度

Tombot的火热及其从痴呆症到更广泛精神健康领域的“破圈”,证实了情感陪伴是巨大蓝海,随着老龄化加剧,需求将只增不减。

然而,其长达5年的交付延迟也警示着跃跃欲试的入局者,高仿真情感机器人技术壁垒极高,供应链整合不易。

不一定要追求一步到位打造完美产品,可以从“最小可行产品”(MVP)切入市场,通过核心功能快速验证、快速迭代。

2. 轻资产验证,先“卖”后“做”

Tombot用众筹和预售,在投入巨资量产前就验证了市场、锁定了订单。

利用社交媒体获取真实订单数据,指导产品和融资,可以降低试错成本。

3. 用“疗效数据”撬动支付方

Tombot冲击FDA的路径启示我们,无论是想对接商业保险还是政府民生项目,情怀和故事远远不够,拿出严谨、量化的临床健康效益数据,才是说服支付方买单的唯一商业语言。

在中国的广阔蓝海中,下一个颠覆者,必将属于能同时解决“情感痛点”和“支付难题”的玩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年,作者:李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61124.html?f=wyxw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全球时尚号
2025-11-15 12:37:48
皇帝驾崩时,殉葬妃子双腿为何都是张开的?死前经历了什么

皇帝驾崩时,殉葬妃子双腿为何都是张开的?死前经历了什么

小嵩
2025-11-14 18:33:36
温州多名“95后”干部拟提拔,最年轻的生于1997年

温州多名“95后”干部拟提拔,最年轻的生于1997年

住温网
2025-11-16 00:05:57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17中16狂砍33分,火箭弃将在老鹰二队打出了一场现象级的比赛?

17中16狂砍33分,火箭弃将在老鹰二队打出了一场现象级的比赛?

稻谷与小麦
2025-11-16 02:35:48
库里带领勇士大胜马刺后谈雷霆:到了现在,谁还没输给过雷霆呢

库里带领勇士大胜马刺后谈雷霆:到了现在,谁还没输给过雷霆呢

好火子
2025-11-16 00:27:31
上海老板线上下单6台苹果手机,骑手取货后连人带货消失了,平台:已垫付相关款项

上海老板线上下单6台苹果手机,骑手取货后连人带货消失了,平台:已垫付相关款项

三湘都市报
2025-11-15 13:26:16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5 16:16:51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5 16:32:23
“都绝户了,还挣钱干嘛?”父亲50岁就躺平后,我和姐姐都崩溃了

“都绝户了,还挣钱干嘛?”父亲50岁就躺平后,我和姐姐都崩溃了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11:40:17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国足风云
2025-11-15 21:12:15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火山诗话
2025-11-15 14:46:29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年代回忆
2025-05-13 20:05:32
曼联明夏清洗名单已定5人!更衣室二鼠将遭解约,卖人预计收入1亿

曼联明夏清洗名单已定5人!更衣室二鼠将遭解约,卖人预计收入1亿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6 08:08:43
葛树春对女大学生取快递被判无期案发表深度解读:结果难以服众!

葛树春对女大学生取快递被判无期案发表深度解读:结果难以服众!

澳门都市报
2025-11-15 15:55:42
楼上大爷偷我快递不认,我换地址把寄去公司,几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楼上大爷偷我快递不认,我换地址把寄去公司,几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秋风专栏
2025-10-06 11:43:21
孙颖莎呼吁不要关注隐私,朱雨玲回应比赛戴耳塞是心脏不舒服

孙颖莎呼吁不要关注隐私,朱雨玲回应比赛戴耳塞是心脏不舒服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6 07:12:15
唐朝宗室制度有多严格?不管是皇亲国戚,出了五服,就得自谋生路

唐朝宗室制度有多严格?不管是皇亲国戚,出了五服,就得自谋生路

掠影后有感
2025-11-15 11:25:25
2025-11-16 09:56:49
虎嗅APP incentive-icons
虎嗅APP
个性化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
25282文章数 6870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媒体:叫嚣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头条要闻

媒体:叫嚣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别再给娃灌七白饮了!身高不是喝出来的,脾肺调理有门道

手机要闻

iOS 26.2又有新变化:部分车型CarPlay扩展小组件栏位

旅游要闻

2025上海郊区红叶地图发布,秋色秘境藏不住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