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这些1980年入伍的老兵,搞了个四十周年的聚会。三十五个战友从各地赶来,聚在一起。大家喝酒聊天,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光。我心里挺多感慨的,一转眼,我们都老了,头发白了,脸上也有皱纹了。但大家聚在一块儿,那份当兵时结下的情谊,一点都没变。
回想1980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还是差了十五分,没考上大学。家里人都想让我再复读一年。可连着两次落榜,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心里那点自信都快没了,实在没勇气再读一年书。考虑了很久,我决定报名参军,去了部队。
![]()
在新兵连,我认识了王志远,一个影响了我一辈子的老乡战友。他是城市兵,就睡在我下铺。王志远跟我一样,也是高考没考上。但他比我自信多了,身体也特别棒,在新兵连就很突出,各项训练成绩在连里都排前几名。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俩分到了同一个连队,他分到一班,我去了五班。三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们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什么话都能说。下连队后,我们俩经常来往,不管是生活上还是训练上,他都帮了我很多。
王志远一到部队,就开始准备考军校了。那时候士兵想直接提干特别难,名额少,竞争大。他好几次来找我,劝我跟他一起复习,一起考军校。在他的鼓励下,我慢慢又有了点信心。我们就利用空闲时间,一起看书学习。
入伍第二年,我和王志远一起参加了军校招生考试。可惜我没考好,落榜了。王志远考上了,去读了军校。我虽然没能提干,但靠着自己努力,留队转成了志愿兵。
王志远军校毕业回来,在我们连当了一排排长。1986年,我们部队去了老山前线。有一次执行突击任务,为了保护王志远,我被炸伤了,后背到现在还留着一块没取出来的弹片。1992年,我退伍回了老家。当时有个去乡镇工作的机会,我没要,选择了我们当地最大的工厂——永兴机械厂,去当了工人。
那时候,我们厂福利待遇算是很好的。我妻子在厂里的食堂工作。厂里给我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算是给我们夫妻俩住的。虽然我只是个普通工人,但我心里挺满足的。
没想到,1995年,厂里的效益开始不行了。最困难的时候,连着三四个月都发不出工资。那些不太重要的岗位,人都裁掉了。我因为是一线干活的,没被裁,但工资待遇比以前差了很多。不少年轻点的同事都自己出去找活路了。
![]()
我又坚持了两年,厂子最终还是没能撑住,倒闭了。我和妻子都下岗了。当时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只能到处打零工,勉强过日子。
我下岗后的第二年,王志远也从部队转业回来了,分在市里的一个局工作。他帮我和妻子在市里找了份工作。我们把孩子也接到市里来上学了。
2005年,我妻子干活的时候,突然得了脑溢血,晕倒了。幸好送医院及时,命是保住了,但人不能自理了。医生说,像她这种情况,康复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恢复得好,以后基本生活应该没问题。
这场意外,彻底打乱了我们家的生活。我没办法,只能辞掉工作,回家专门照顾妻子。王志远看我日子过得紧巴,给我转了两万块钱。
之前妻子做手术的钱,王志远已经帮我垫付了一大半,那笔钱我还没还上呢。这又给两万,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拿。王志远跟我说:“战友之间不用这么客气,这钱我暂时用不上,你啥时候有了再还我。” 听他这么说,我眼泪就有点忍不住了。
在我照顾下,妻子恢复得不错,大概一年后,生活基本能自理了。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我不能离家太远去打工。王志远又帮了我一把,资助我在老家开了个小超市。靠着这个小超市,我供儿子读完了大学,也把之前看病欠下的十多万外债还清了。
![]()
王志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前前后后帮了我三次。这份恩情,就算是亲人,能做到的也未必有多少。我一直记在心里。我们一起经历过枪林弹雨,那种在战场上结下的情分,没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明白。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沟沟坎坎。有人能在你最难的时候伸出手,拉你一把,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王志远对我的帮助,从来没想过要回报什么。他帮我的时候,厂子倒闭、妻子重病、孩子上学、债务缠身,每一个坎都像一座山。他的援手,不是轻飘飘的几句话,是实打实的支撑,帮我一家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这份情,不是因为时间过去就能冲淡的。它扎根在当年一起摸爬滚打的泥土里,在战场上生死相托的那一瞬间就长成了大树。四十年的光阴带走了我们的年轻,但这份战友的情谊,就像老酒,越陈越有味道。它让我明白,有些情分,超越了血缘,也禁得起岁月的打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