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安全警报连续拉响,11日,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瓦纳学员学院遭武装分子突袭。
仅一天后,首都伊斯兰堡地方法院外的自杀式爆炸造成12人遇难、27人受伤,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直接认领袭击,目标直指司法官员。
从边境重镇到首都核心区,恐怖袭击的阴影持续蔓延,巴方调查直指两个关键线索:袭击者为阿富汗国民,使用的是美军撤离阿富汗时遗留的美制武器。
![]()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的“战争状态”宣言,并非危言耸听。
伊斯兰堡爆炸案现场遗留的武器残骸显示,袭击者使用的突击步枪、引爆装置等装备均为美国制造,这些武器的源头直指2021年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时的“遗留物资”。
据公开数据统计,美军撤离时留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数十万支枪械、数千辆装甲车辆、大量夜视镜和通讯设备。
这些本应用于“反恐”的装备,如今却成了恐怖组织的“战力倍增器”。
![]()
TTP借助这些先进装备,从原本的边境叛乱势力升级为具备高强度袭击能力的准军事组织,其攻击范围从边境哨所扩展到首都核心区,袭击目标也从军事人员延伸至平民和司法官员。
更值得警惕的是,武器扩散还引发了连锁反应。美国国家反恐中心(NCTC)警告,基地组织正利用阿富汗的安全真空重新集结,与当地武装组织共享装备和训练资源,使得极端势力的威胁范围从南亚延伸至中亚乃至全球。
这些被遗留的美制武器,已然成为地区恐怖主义死灰复燃的“催化剂”。
面对巴方的强烈指责,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的回应充满矛盾,既否认庇护TTP,又在伊斯兰堡爆炸案当天声援印度,这种“拉偏架”的态度进一步加剧了巴阿信任危机。
事实上塔利班对TTP的管控陷入了“无力”与“不愿”的双重困境。
从“无力”来看,塔利班虽掌控阿富汗政权,但对边境山区的有效控制有限。
巴阿边境的复杂地形为TTP提供了天然庇护所,而该组织通过多年经营,已与当地普什图部落建立深厚联系,形成了独立于塔利班管控的势力网络。强行清剿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引发部族冲突和内部分裂。
![]()
从“不愿”来看,TTP与阿富汗塔利班有着同源同训的历史渊源,曾是对抗美军的“战友”。
如今塔利班掌权后,若为安抚巴基斯坦而清剿TTP,不仅会损害其在圣战网络中的威望,还可能逼迫TTP激进派与ISIS-K等更极端组织合流,给阿富汗自身带来安全隐患。
这种两难处境,使得巴阿此前在卡塔尔达成的停火协议形同虚设,伊斯坦布尔谈判也因塔利班拒绝提供“禁止跨境恐袭”的书面保证而破裂。
巴基斯坦如今的安全困局,还源于其自身地缘战略的“反噬”。
多年来,为应对印度的战略压力,巴基斯坦将阿富汗视为“西部战略纵深”,曾暗中扶持塔利班等力量以巩固边境安全。
但极端组织一旦脱离掌控,便成为难以驯服的“幽灵”。
如今TTP利用阿富汗境内的安全空间频繁跨境袭击,让巴基斯坦陷入“防不胜防”的境地。
![]()
南亚两大核武国家关系紧张,再加上阿富汗境内极端组织的复苏,形成了多重安全危机交织的复杂局面。
对地区而言,动荡的溢出效应已显现。中亚各国因经济脆弱、安全机构薄弱,面临成为极端组织招募地和中转路线的风险,中国等周边国家也需警惕极端主义活动的跨境蔓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