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尽管并不为人所看好,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广西林业立足稳定,志行高远,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劲,逆风而上,上半年顺利实现经济“双过半”目标。
按林业行业统计口径,广西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5495亿元,同比增长24.3%;按国民经济统计口径,林业产值增速达8.3%,已连续10个季度领跑农林牧渔业,拉动该产业增长0.9个百分点。
其中,林木采伐、人造板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8%、9.6%,而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依然一骑绝尘,同比增长高达45.7%,增速高居全区主要行业的首位。
![]()
2024年,广西林业首次突破万亿元产值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1.05万亿元,并成为全国首个林草GDP突破1万亿元的省(区)。
站在万亿产值之上的广西林业,稳中求进,稳步提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打造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和央地共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的最后一年。
广西将继续发力——
一、稳定林业经济增长基本盘。
增长态势良好的市要巩固优势,增速滞后的市要全力追赶,努力实现全区全年林业增速和林草产业总产值目标。加快项目落地投产,推动在建项目投产稳产达产。主动出击开展“敲门招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以商引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二、聚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以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和打造国家级林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强化工业化发展理念,运用产业链系统思维,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做大做强造纸和木材加工、林下经济、香料香精等优势特色产业,全速推动新建园区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持续推动现有优质园区提升发展能级,强化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拓展人工智能应用。
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动能,找准小切口、拓展大场景,立足林业发展所需、资源禀赋所能,内培外引一批智慧企业和复合型人才,精心筛选推广一批智慧林业主推技术,丰富拓展运用场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林业发展。
四、稳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坚持举全系统之力、聚全要素之能、汇全社会之智,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展会全流程,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标志性成果,把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办得更好、更有影响力。
![]()
五、提升林草资源管护质效。
全面贯彻落实总田长总林长会议精神,接续开展“一集中三攻坚”2025行动,充分发挥林长制统筹协调效能,整合优化执法资源配置,紧密衔接涉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领域问题排查整治,推动专项行动从阶段性集中攻坚向常态化长效治理系统性转变。强力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南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和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工作。全力冲刺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目标,有序推进自治区级油茶初加工仓储设施项目示范点建设。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打好防汛防火防虫主动仗,守护林区安全。
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统筹抓好当前试点推进工作和下步扩大试点,推进国家储备林存量项目提质增效,推广“国储林+林权登记”“林权登记+金融”服务模式。深入实施林票制度改革“提点扩面、提标升级、提质增效”行动,让更多林农、村集体受益。推动首批融水苗族自治县、资源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林下经济产业综合体”试点建设,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推动24个桉树按面积采伐试点县改革落实见效。
![]()
七、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
破除“靠天吃饭”思维,弘扬塞罕坝精神,重拾苦干实干作风,全面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效。
八、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
建立闭环管理机制,聚焦问题根源精准施策,确保整改工作全流程可追溯、全环节有落实。
![]()
尽管依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对于广西林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且机遇大于挑战。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