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浸大与贵州大学联合发起的“AI时代下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2025暑期跨学科研习营最近在浸大圆满闭幕。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跨学科融合是推动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最近,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大学合作发展处与贵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联合牵头,浸大与贵州大学共同发起的“AI时代下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2025暑期跨学科研习营在浸大校园圆满闭幕。31位来自贵州大学林学院、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本硕博学生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中,深度体验了AI赋能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与创新实践。
两校同心,深化学术交流合作
本次研学交流活动是在浸大与贵州大学于2022年6月30日签署的《香港浸会大学与贵州大学学术交流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
围绕“AI时代下的传媒创新与跨学科融合”主题,研学课程由“亚洲顶尖新闻学府”浸大传理学院领导力与创新中心策划并提供,旨在帮助学生突破传统专业壁垒,培育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浸大传理学院院长钟布教授在研习营的欢迎晚宴上致辞,热烈欢迎贵大学生赴浸大研学交流。
![]()
贵州大学林学院副院长韦小丽教授致辞感谢浸大的周到安排,勉励学子将研学所得转化为未来学习科研的动力。
大咖授课,一站式AI跨学科学习
本次研学活动亮点多多,干货满满。
首先,多位来自浸大传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资深教授联袂授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站式跨学科定制化系列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广泛,且突出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们在教授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如“AI如何助力高等教育‘学’与‘研’”“AI与人类的共生博弈”“中国互联网文化与商业逻辑”“目标驱动型创业与社会创新”“香港新媒体与社会”等前沿主题,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同时,亦启发批判性思维。
![]()
![]()
![]()
![]()
![]()
跨学科实践+参访
体会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魅力
除了课堂学习,研学营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实践,并特别安排宝贵的参访机会。
学生们不仅体验了“AI对话机器人工作坊”并进行实操学习,更亲身参访香港新闻博览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了解香港如何发挥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亚洲新闻枢纽的独特地位,透过具影响力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
![]()
研习营参访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领略香港如何发挥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
学生们还参访了香港新闻博览馆,了解香港作为亚洲新闻枢纽的独特地位。
此次研习交流活动深化了两校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通过系统性的AI跨学科课程与多元文化体验,学生们不仅拓展了自身视野,也为迎接AI时代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展望未来,浸大将持续深化与内地高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教育的创新发展。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