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大半,一项关乎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调整已平稳实施近八个月。自今年1月1日起,一项实施了多年的制度——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申请提前退休(俗称“病退”)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细化、覆盖更广的病残津贴制度。这场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4年9月正式定调并公布的改革,核心目标在于构建更加公平、更具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真正丧失劳动能力者得到妥善安排。
![]()
第一、新政核心:从“病退”到“病残津贴”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劳动者若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一定条件(主要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申请提前退休,提前领取养老金直至终老。
而根据人社部2024年9月发布的权威通知,2025年1月1日起,这条“病退”通道正式关闭。取而代之的,是病残津贴待遇的申领。这项制度并非简单的名称替换,而是保障方式与计算规则的深度重塑。
其根本区别在于:病残津贴是在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发放的一项过渡性待遇。 它不等同于养老金,而是基于参保人具体情况提供的生活保障,直至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按规定转入正常的养老金领取流程。这一转变旨在更精准地匹配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尤其为过去被“病退”门槛阻挡在外的部分群体打开了保障之门。
![]()
第二、精准施策:三类人群的津贴待遇详解
病残津贴制度根据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和距离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进行了精细化的分类设计,确保保障水平与参保贡献相挂钩:
缴费年限达标(≥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者:
待遇标准: 可领取相当于全额养老金的病残津贴。
计算方式: 津贴金额严格依据其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计算得出,包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以及符合条件的过渡性养老金等全部组成部分。
发放期限: 从申领获批之日起,持续发放至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当月。
平稳过渡: 对于这部分临近退休的群体,新制度下的病残津贴在金额上与原有“病退”领取的养老金基本一致,实现了待遇的平稳衔接,影响甚微。
缴费年限达标(≥15年)但距退休超过5年者:
待遇标准: 在距离退休超过5年的这段时间内,领取的病残津贴仅包含基础养老金部分。
计算方式: 津贴根据其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年限等因素计算其基础养老金金额发放。
关键变化: 这意味着其领取的津贴数额将低于过去“病退”所能获得的养老金(因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是新制度下待遇水平的一个显著调整点。
待遇提升点: 当参保人年龄达到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时,其病残津贴将自动调整为全额养老金标准(即包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直至正式退休。
缴费年限未达标(<15年)者:
重大突破: 这是新政最具普惠性的亮点!过去,缴费不足15年者因不符合“病退”条件,在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无法获得任何与养老保险相关的长期保障。新制度下,即使缴费年限未满15年,也可申请病残津贴。
待遇标准与期限:
累计缴费年限不足5年者,可领取12个月的病残津贴。
累计缴费年限5年以上者,在领取12个月的基础上,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可多申领3个月的津贴(例如:缴费6年可领12+3=15个月;缴费10年可领12+5*3=27个月)。
意义深远: 这为大量非长期稳定就业、或职业生涯早期即遭遇不幸的劳动者提供了宝贵的过渡性生活保障,填补了原有制度的空白。虽然津贴有期限且金额相对较低,但无疑是社会保障网的一次重要延伸。
![]()
第三、理解新政:核心目标与深远影响
人社部此番改革,核心目标在于:
制度可持续性: 取消“病退”意味着提前终止养老保险缴费义务并开始长期领取养老金的情况消失。病残津贴作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的过渡性待遇,其领取具有时限性(对缴费不足者)或阶段性调整特性(对缴费达标但距退休远者),有助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支付压力,增强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保障精准化: 根据缴费年限、距退休时间进行差异化待遇设计,更精确地反映参保人的贡献与需求,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也避免了待遇“一刀切”可能带来的不公。
扩大覆盖范围: 将缴费不足15年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纳入保障范围,显著提升了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覆盖面和兜底能力,体现了制度的温度与包容性。
规范管理: 统一为“病残津贴”制度,有利于简化流程、明确标准、加强监管,提升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
结语:拥抱变化,明晰权益
2025年开启的病残津贴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迈向更加成熟、定型阶段的重要一步。它告别了单一的“病退”路径,构建起分层分类、覆盖更广的保障新格局。
对于广大劳动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而言,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自身所属类别对应的权益:
若您缴费时间长且临近退休,待遇基本无影响。
若您缴费时间长但距离退休尚远,需了解前期津贴水平可能低于原病退待遇,后期会提升。
若您缴费时间不足15年,这是一项全新的、宝贵的保障权益,务必知晓申请资格和可享期限。
![]()
政策调整期也是权益确认的关键期。建议密切关注当地人社部门发布的具体实施细则和申领指南,必要时可咨询官方渠道获取权威解答。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最终是为了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尊严与生活。理解新政,明晰权益,方能在这张日益细密的安全网下,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