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川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林业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指示要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
清晨,通川区安云乡林业站护林员燕霞林就背着巡山工具,和同事们一道进了山。清扫枯枝落叶、整理灌木杂草、记录森林状况……便是他们守护这片绿色的日常。
“守护好这片山,就是守护好我们的饭碗,守护好子孙后代的福气。我们的职责主要是制止乱砍乱伐,清理易燃物品,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通川区安云乡林业站护林员燕霞林说。
在通川,1071名林长、168名监管员、282名护林员编织成“区—乡—村”三级防护网。近两年,他们累计巡林超8万次,解决问题500余个,为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生态屏障越牢,产业发展底气越足。在安云乡战马村油茶基地,连片的油茶树长势正旺。依托油茶种植,当地不仅有效治理松材线虫病导致的生态问题,还盘活了数千亩闲置林地资源。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带动180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我们基地规划种植面积4000多亩。目前,我们仅在战马村,就已经完成了油茶树种植800余亩,再结合林下经济种植虎杖有400多亩。”通川区安云乡油茶基地负责人王波说。
一株油茶撬动产业链,一片药材托起增收梦。在罗江镇天池村的国家储备林项目现场,一株株嫩绿的白及破土而出,让曾经沉寂的林下空间生机盎然。
“我们通过现有林改培,补种了香樟、鹅掌楸等大径级木材,并利用腾出的林下空间栽植白及等中药材200多亩。”储备林项目现场负责人刘小亮。
![]()
森林是生态与发展的源泉。如今,通川已形成“林药、林养、林旅” 三大林下经济业态,种植中药材超 1 万亩,培育森林康养基地160家,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通川区积极推动森林“四库”建设。区委印发相关意见,建立三级联动机制。通川入选全省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完成林权流转5万余亩,吸引社会资本超5000万元。
“我们将国家储备林作为‘四库’联动的关键抓手,大力发展‘林药、林养、林旅’三大业态,目前已完成2万亩采伐更新、5000亩新造林,种植林下中药材2000余亩。”通川区林保中心开发利用股负责人朱凌燕。
通川在林业发展上思路清晰、行动有力。通过“林长制”落实责任,以“红黄绿码”严守生态红线,靠“产业融合”拓宽富民之路。大力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打造示范点,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天府森林粮库”项目,创建2个示范库,完成2万亩营造林,做强木材加工产业,培育林业经济带,建设现代林业园区。
通川区林保中心主任杜俊朋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一心一片三带四区’产业发展战略,一手抓‘林’做美绿水青山,一手抓‘业’做大金山银山,全速推进森林‘四库’,全面加强林区防护,全力发展林业产业,聚力推进‘林文旅业安’深度融合发展,加力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勠力建设森林美、林业强、林区富、治理优的现代林业强区。”
来源:达州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