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即将落地,不仅能提升出行体验,还能让乘车更有保障,快来一起看看吧!
![]()
2026年4月起电子支付成标配
据悉,此次修订的规例主要包含两大核心内容:
- 所有的士必须安装行程记录系统,该系统能进行带录音的车厢内录像,还能清晰拍摄车外前方及后方视景,同时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集数据,且系统会被妥善封妥及检验。
- 所有的士司机必须容许乘客以电子缴付媒介支付车费,相关规定将于 2026年4月1日正式生效。
政府表示,推出这些新规是为了利用科技提升的士整体服务质素,更好地回应公众的需求。两条修订规例将于下周三(7月23日)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
运输及物流局指出,行程记录系统的各项功能用处很大。它能阻吓的士司机的不当行为,提升驾驶安全;在的士和乘客发生争拗时,还能保障双方的权益。
![]()
为了让业界做好准备,运输署会在今年下半年通过官网、《的士通讯》以及与业界的定期会议等渠道,告知相关规定。并在今年第四季开始授权供应商的工作,以便业界从明年起安装该系统。待所有的士完成安装后,系统将开始运作并连接至运输署的中央信息系统。
关于大家关心的隐私问题,局方也有考虑。行程记录系统录制的影像及数据会进行编码处理,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调查可能涉及交通相关违例的行为时,执法机构、运输署署长及获授权人士才能取览或检索录像。
立法会议员解读:新规好处多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恒镔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中表示,这套被称为 “三宝”(即车厢摄录机、行车记录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可谓 “千呼万唤始出来”。以往的士发生意外或被投诉时,缺乏官方指定系统提供证据,司机有时会觉得冤枉。有了该系统后,司机和乘客在拒载、怀疑 “兜路” 等情况时,就不用再各执一词,对双方都是一种保障。
他还提到,之前立法会邀请过不同硬件供应商展示产品,价格在3000元至5000多元不等,相信日后价格会回落,且在司机或车主可负担范围内。这笔费用是一次性的,也是必要的,很值得投入。不过,政府要求的硬件与市面上普通产品有本质区别,政府会开设中央平台,录像等资料会加密,还支持当局远距离操作,并非随便能买到。同时,系统镜头不可被遮挡及干扰,若司机刻意干扰,将违法并负刑责,建议有关部门不时截查或调查。
![]()
此外,他还透露,曾与保险业监管局及香港保险业联会商议,业界反映的士意外和申诉情况较其他车辆多,新规实施后,预计对的士保费有帮助,保费或有回落空间,因为系统能提供法定证据,防止司机刻意 “搏攞车手奖”。
另一位立法会委员陆颂雄也在同一节目中表示,安装摄录镜头可减少司机和乘客的争拗,严打拒载、“劏客” 等行为,保障乘客权益。而且只有执法人员能翻阅影片,可保障乘客隐私,避免外流。
他还提到,司机可能需要升级现有硬件或更换,相信成本不会给司机带来负担。日后这一举措或能吸引更多市民选择的士,减少白牌车的使用。车外前后各有一个镜头,增加后方镜头可防止 “的士老鼠呃保险”。对于车厢内镜头位置,政府暂未说明,他认为需明确是从后车厢拍司机还是从前座拍乘客,但无论哪个位置,都要确保能拍到司机,以监督是否有拒载等行为。
电子支付普及:方便游客,惠及行业
对于电子支付的规定,政府要求所有的士司机必须接受电子缴付媒介,且需提供至少两种电子支付方式,涵盖二维码及非二维码。
陈恒镔表示,的士业界对电子支付的意见不一,有些司机不懂使用,还担心有额外支出。但这一要求能方便游客,尤其是刚入境、可能没现金的游客。他认为条例实施初期,业界可能会有 “阵痛”,但长远来看能吸引更多人乘坐的士。
![]()
陆颂雄则认为,司机可能需要适当培训,毕竟有些司机年纪较大,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一措施对游客很方便,有助于推广 “无处不旅游”。
此次的士行业的新规,从多方面考虑了司机和乘客的需求,相信实施后能让香港的的士服务更上一层楼,让大家的出行更便捷、更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