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建设 幸福工程
近日
无锡地铁“工地开放日”活动
在地铁5、6号线顺利展开
市民朋友们走进新线建设工地
感受“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匠心与初心
古今对话 地铁筑梦
梅里少年感悟匠心传承
从泰伯“疏河通运”的古老智慧到盾构机“土压平衡”的现代科技,从吴地先民“精工造物”的精神到地铁建设者“毫米级精度”的坚守,20余名8—12岁的“小小探秘者”走进地铁5号线新华路站,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筑梦之旅。
![]()
展厅里,吴地先民“筑城依水”的古地图与地铁5号线线路规划图并置。工程师指着那条绕避古河道的地铁线路,向孩子们介绍:“就像泰伯顺应自然筑城,建造地铁时也延续着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同样,在“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型旁,展现地铁工地泥浆水净化系统的动画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传递着吴地先民“变废为宝”的环保智慧。如今,这一智慧正以地铁科技创新的形式,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
![]()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分工合作,将手中的积木搭建出形态各异的“新华路站”。8岁的李雨桐边拼边念叨:“拼接要特别精准,像做家具时把缝隙对齐一样。”其他孩子也凑了过来,有的调整角度,有的检查接缝,像模像样地当起“小工匠”。
![]()
![]()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特制KT板上拓下自己的小手印,左侧是吴地先民的石斧、绳墨,右侧是无锡地铁的盾构机、管片模具,中间的手印连成一座“传承之桥”,科技创新的种子已在童心生根,等待发芽。
实地交流 邻里共话
品质建设助力民心工程
“原来地铁站是这样一层层建起来的,比想象中更震撼!”8月6日上午,河埒街道蠡桥社区的80余位居民代表,分批走进家门口的地铁6号线仙蠡路站工地,在项目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工程透明化”的沉浸式体验。
![]()
从基坑支护的稳固结构到钢筋绑扎的精密工艺,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把控到智慧工地的实时运行,讲解员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流程,将复杂工程转化为“可触摸”的场景。面对普遍关心的噪声、扬尘问题,现场展示的扬尘噪声监测系统、智能喷淋降尘系统、移动隔音屏障、旱烟收集器等“黑科技”,正以看得见的实效,让关切变理解。
![]()
![]()
![]()
![]()
![]()
参观结束,当居民提出“线路什么时候建成开通?”“施工安全如何保障?”等疑问时,项目工程师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对可立即优化的措施当场落实,其他建议也持续跟进,让“陌生的工程”变成“看得懂的民生”,用透明沟通架起信任桥梁。
下阶段,无锡地铁还将策划更多“工程教育”“工地开放日”等系列特色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拉近新线建设工地与周边单位、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以真诚务实的态度赢得理解和支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造幸福地铁。
![]()
信息来源: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作 者:吴浩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