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官方宣布将在9月3日举行盛大阅兵,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最新成就,其中明确提及“本次阅兵将重点展示新域新质装备。
![]()
此后,很多朋友把重点放在无人机这类在近期在实战中展现出极强作战能力的空中装备上,但国金证券的研报《军工行业研究:持续看好阅兵和新质战斗力的主线行情》明确指出:“海工装备作为新兴领域首次公开亮相,凸显国家对海洋权益维护和资源开发能力的重视。”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海军曾以“海上攻击模块”集中展示舰载主战装备,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传统海军装备,如航母、两栖攻击舰等,本次大概率会延续“展示最新成就”的框架,海工装备的深海无人潜航器、海洋资源开发平台、深海探测平台等技术突破的方向,有望成为这次海工装备的主角,在战略意义上也可以凸显国家对海洋权益维护和资源开发能力的重视程度。
![]()
2025年,我国军工领域在多维度实现技术突破,比如,前不久央视刚展示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和“狼群”地面机器人系统的协同作战,还包括在香港开放日展示的航母平台的升级等,海工装备正是这些新技术向海洋领域延伸的成果,可以说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
因此,本次阅兵成为海工装备发展成果“官宣”的舞台,势必会对整个海工装备产业,产生极大的情绪催化。
此外,海工装备首次展示,也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
首先就是凸显国家对海洋安全的重视,强化对深海、远海等战略空间的控制能力,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这在全球并不太平的大环境里,至关重要。
其次,海工装备兼具军用与民用的属性,比如可用在资源勘探、灾害救援等活动中,集中展示,也可加速军民技术双向转化,产生更宽泛意义上的经济效益。
还有,通过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军贸军品的吸引力,最后实现装备输出,类似于歼10在印巴冲突中的展现效果,然后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形成话语权。
总之,本次阅兵海工装备的首次亮相,是我国国防现代化从“近海防御”向“远海经略”转型的标志性事件,背后是军工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成熟的双重支撑,既彰显国家海洋战略决心,也为相关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