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梓开
当超市货架上的同质化商品堆积如山,当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永无止境,一场商业生态的自我救赎正在悄然上演。
唯品会这家曾经不起眼的垂直电商,在互联网巨头疯狂扩张的十年间,默默创造了连续46个季度盈利的纪录。它的生存之道不是加入混战,而是聚焦品牌特卖这个细分领域,一端连接品牌尾货,一端服务追求性价比的女性用户。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乐视视频,这家曾被舆论判了“死刑”的企业,凭借13年前以2000万元购入的《甄嬛传》等影视版权,至今仍在为350人的团队持续输血。在长视频平台深陷内容投入泥潭时,乐视靠着存量版权维持着小而美的运营。
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避开主战场,在巨头阴影下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
![]()
01 垂直深耕:守住护城河的价值
在互联网巨头无边界扩张的浪潮中,一批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它们主动收缩战线,聚焦核心业务,构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用户精准锁定成就了商业韧性。唯品会牢牢抓住30岁以上女性群体,超级VIP会员贡献了平台47%的线上消费。当当网深耕图书领域二十年,与出版社建立深度合作,特装书和新书首发成为其独特优势。这种深度绑定特定人群的策略,让它们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依然保持生命力。
业务减法反而带来效益加法。2018年之前唯品会曾尝试多元化扩张,最终选择回归特卖主业。当当网放下身段入驻京东平台,与曾经的竞争对手握手言和。乐视面对AI大模型风口保持清醒,内部信中明确表示“不盲目跟风、投资有风险,创新需谨慎”。这种战略定力在跟风盛行的商业环境中尤为珍贵。
长尾效应释放持久价值。乐视早年购买的《金婚》《白鹿原》等影视版权,在“二创”热潮下持续产生收益。《甄嬛传》虽然版权被分销,但仍是其重要收入来源。这种对存量资源的深度开发,创造出远超预期的长期价值。
企业如同树木,枝蔓过度伸展终将耗尽养分,深扎根系才能挺过风雨。
这种模式下的企业成为员工心中的“神仙公司”。乐视实行“上四休三”工作制,应聘简历无需填写年龄婚育状况。唯品会投资1.2亿元为员工建造公寓,每月租金仅300元。当企业不再疲于追赶风口,反而能为员工创造更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
![]()
02 万商互联:新型电商的共生革命
传统电商平台正在经历一场价值重构——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荣。一种名为“智联万商”的分布式电商系统正在改写竞争规则。
去中心化架构打破平台垄断。这一系统为每家企业打造专属商城,同时通过“万物平台”实现跨企业产品互销。服装店主可以销售家电产品,书店能上架美妆商品,不同行业的产品在同一个生态中自由流通。企业不再是孤岛,而是商业网络中的节点。
数据确权机制重塑客户关系。消费者扫码进入企业商城后,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确权,建立终身绑定关系。这解决了传统电商平台难以沉淀私域流量的痛点,让中小企业真正拥有自己的数字资产。
消费者变经营者的裂变模式。普通消费者可以一键“克隆”智慧商城,成为分销节点。这种设计打破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传统界限,每个人既是购买者也是销售者。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个体能量在商业生态中无限放大。
共销模式+万商共赢重构商业关系。传统电商中商家为争夺流量陷入厮杀,而智联万商倡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关系。企业间形成商业命运共同体,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创价值。当商家发现合作比竞争更赚钱,价格战的冲动自然消退。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商两大痛点。一方面企业不再受限于平台流量分配,拥有自主经营阵地;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再是被动购买者,而是价值创造参与者。当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生态中获益,商业便从消耗战转为接力赛。
![]()
03 错位竞争:开辟无争地带的智慧
当同行在红海中厮杀,明智的企业选择另辟蹊径。徐汉强提出的错位竞争策略为企业提供了三种突围路径。
升维跨界开辟全新赛道。泡泡玛特避开传统玩具竞争,聚焦潮流玩具爱好者,打造出具有收藏价值的盲盒产品。某生鲜连锁创建“超市+餐饮+线上配送”三维模式,让顾客现场选购、加工、享用,同时支持配送到家。这些创新不是对现有市场的争夺,而是对新需求的创造。
降维深耕以性价比制胜。当电商巨头争夺一二线市场,某平台通过团购模式整合供应链,砍掉中间环节,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提供极致低价。无印良品在合理价格区间内提升品质,满足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这种策略在消费分级的市场环境中尤其有效。
![]()
全球拓展跳出内卷围城。消费电子品牌Anker深入调研欧美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当地认证标准的快充产品。麦当劳在印度市场尊重当地饮食习惯,推出素食汉堡系列。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
融合创新打破产业边界。餐饮行业将这一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遇见小面实现面食与简餐的品类融合;提督用西式摆盘呈现中式美食;“宫宴”让顾客身着汉服用餐,体验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这些创新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不同要素的化学反应,创造出传统分类无法定义的新物种。
这些探索证明,最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在竞争激烈的红海,而在未被定义的空白地带。创新如同在密林中开辟小径,最先找到方向的人不必与他人争抢主干道。
![]()
04 从竞争到共生:商业生态的进化之路
当传统商业模式陷入内卷困境,唯品会们的垂直深耕、智联万商的分布式协作、创新企业的错位竞争,共同指向一条新路径——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荣。
互利机制是破解内卷的核心。在智联万商系统中,服装店销售家电等万物获得的佣金,会远远超过自己卖衣服的利润。消费者推广商品带来的收益,可能超过商品本身价值。当每个参与者发现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恶性竞争就失去了存在基础。
生态赋能取代单打独斗。上海自贸区试点的“离岸贸易人民币结算”,允许企业凭电子单证收付款,突破传统海关单据限制。这种政策创新为万商互联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如同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各自生长又相互依存,共同构建生机勃勃的商业生态。
价值重构是终极解决方案。乐视提出不做“羽绒服”而做“军大衣”的产品理念,本质是差异化定位的生动表达。当当网在图书行业增长停滞时,专注在主营业务寻求突破而非盲目跨界。当企业不再追求“逆天改命”的颠覆式扩张,反而能在细分领域建立不可替代性。
![]()
商业的本质不是分割有限蛋糕,而是共同制作更大的蛋糕。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的小店主王姐,最近在自家店铺里卖起了山东苹果。这不是转行,而是通过智联万商系统接入的农产品销售。她的老顾客在买衣服时顺手带走一箱苹果,而远在山东的果农也因此多了一个销售渠道。王姐的佣金账户里,苹果带来的收益已占到三成。
这种“你卖我的货,我推你的品”的共生模式,正在全国数十万商户中悄然复制。当商业关系从相互挤压转向相互滋养,内卷的坚冰便开始融化。
商业生态的未来属于那些懂得构建价值网络的企业——在这个网络中,每个参与者都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竞争让位于协作,独赢进化为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