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贩子最近倒苦水,卖菜利润薄得像张纸。
![]()
进价高、损耗大,顾客还挑得很——品相差的不买,不新鲜的不买,贵了更不买。
他们进货时宁愿多花钱,挑保质期长的菜,摆出来好看,回头客才多。
但有个秘密:这些“耐放菜”好多喷了药水,自己家人从来不吃。第一种是甲醛娃娃菜。娃娃菜甜脆,可保质期短,贩子喷甲醛保鲜。
![]()
看着水灵灵的,凑近闻有怪味,这种千万别买。第二种是明矾香葱。根部有绿“墨迹”?
那是喷了硫酸铜,运输时不烂叶。根部发绿不自然的,挑的时候绕着走。
第三种是激素黄瓜。
![]()
顶花新鲜像刚摘?其实用了催熟剂,天然黄瓜花早枯了。
顶花不掉的,捏着硬邦邦的,少往家带。
第四种是农残西兰花。
![]()
表面坑洼藏农药,简单冲不干净,得泡盐水搓洗。买回家别偷懒,多泡半小时再处理。
第五种是甲醛金针菇。嫩是嫩,保质期短,贩子装袋前喷点甲醛。有刺鼻味的赶紧放下,吃着口感也差。
第六种是催熟西红柿。颜色红得扎眼,摸着硬邦邦?
![]()
可能用了激素。自然熟的带黄边,捏着软乎,蒂部还有点绿。菜贩子说,这些“药水菜”他们自己家人碰都不碰。
近期监测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30种蔬菜零售价格环比降了0.
4%,可进价没降多少。利润薄到啥程度?
![]()
有贩子说:“卖一天菜,赚的钱还不够娃买盒牛奶。”但用药水就对吗?消费者吃了不健康,这账咋算?
菜市场调研显示,超半数人买菜首选菜市场,就图个新鲜。
可设施差、标准化低,监管跟不上,才让“药水菜”钻了空子。老话说“病从口入”,买菜时多留个心眼,健康比省钱重要。
有些药水成分可能更复杂,咱普通老百姓难辨真假,咋办?多学辨别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总比吃进肚子强。转发给家里买菜的人,一起把好“菜篮子”关。
具体情况以实际为准,有疑问可咨询市场监管部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