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推窗见绿手摘鲜 庭前小园润城关

0
分享至

阳光讯(记者 芮扬 通讯员 常斯策)环境整治筑基,乡村底色焕新颜。坚持“全域整治、常态长效”理念,精准发力。聚焦村组道路边角、房前屋后等易反弹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同步推进农户门前改造和闲置地块绿化,夯实“干净整洁”的村庄底色。杜绝“一阵风”式整治,压实“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村民自评”责任,定期开展“清洁庭院”“卫生示范户”评选,以制度激励和约束培育良好习惯。通过多种载体讲透“环境好、生活美、收益多”的道理,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为“小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匠心巧思营园,方寸之地生韵味。精心引导村民打造集“幸福菜园”“增收果园”“乡愁花园”于一体的“庭前小园”,建设中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规划上力避“千园一面”,根据院落大小和房屋风格,兼顾整体协调与个性特色。建设上强化支持引导,村集体统一采购基础物料,组织党员志愿者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农具、旧物等打造特色微景观,力求低成本实现家门口的“绿意盎然”。注重效益双向提升,引导村民种植时令蔬菜、特色瓜果,使其成为兼具生态美与实用性的农家生活亮点。


机制保障固本,美丽家园可持续。为确保“庭前小园”建设成果长效惠民,城关镇着力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组织引领与多元投入,明确镇村责任并纳入考核,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鼓励社会参与。深化群众参与共建机制,坚持全过程鼓励村民投工投劳、献计献策,将建设转化为凝聚人心、提升自治能力的过程。探索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思考挖掘“小园”经济价值,探索微销售、与乡村旅游结合等模式,力求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让“小园子”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微细胞。

下一步,城关镇将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细抓实,久久为功,让“庭前小园”不仅成为点缀农家的风景线,更成为承载乡愁、凝聚人心、促进增收的幸福园,为绘就城关乡村振兴新画卷增添温暖亮丽的底色,真正实现“小园子”点亮生活、带动“大幸福”的美好愿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阳光报阳光网 incentive-icons
阳光报阳光网
阳光
127594文章数 12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