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北京权威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年的个案咨询,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有卓越的咨询效果。经过整合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结合青少年自身学校人际、师生、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在校成绩等综合全方位因素针对性心理咨询,同时给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专业性指导,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咨询道路。
各位宝爸宝妈们!今天咱来聊聊教孩子学会感恩这事儿,就像用生活编织一张感恩的大网。
首先啊,感恩可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发现”的本能。你想啊,清晨露珠能折射出七种颜色,孩子蹲在草丛前数光斑,那模样里就藏着人类最原始的感恩基因呢!心理学家发现,两岁宝宝会主动把饼干掰半,四岁孩童会为流浪猫撑伞。这些没经过雕琢的善意,就像种子在黑暗里使劲儿伸展根须。咱与其说是“教”感恩,不如说是帮孩子擦亮发现美好的眼睛。
接着咱把感恩变成“感官游戏”。第一个是听觉训练,下雨天让孩子闭上眼睛听雨滴打在不同东西上的声音,你可以问问:“妈妈的声音像不像落在铁皮屋顶的雨?”第二个是触觉魔法,用不同温度的水袋模拟自然的馈赠,再问问:“暖水袋像不像太阳给我们的拥抱?”第三个是嗅觉地图,收集松针、烘焙面团、雨后泥土的气息装在瓶子里,告诉孩子:“这些味道都是地球送的礼物呀!”
咱还可以制造“感恩小剧场”。周末晚餐的时候玩角色扮演,爸爸扮演辛苦的农民,孩子就得说:“您种的胡萝卜让我长高了三厘米!”妈妈化身清洁工,孩子得发现:“您扫地时哼的歌让空气变得香甜。”这种戏剧化的体验,能比说教多激活大脑27%的共情区域呢!
再要建立“感恩循环系统”。有个“情绪垃圾桶”,每天睡前把烦恼写在纸上烧掉,同时说三件值得感谢的事;还有“自然存折”,捡到特别的石头或者落叶就存进罐子,罐子满了全家就去野餐;另外还有“时间胶囊”,录制孩子给未来自己的感恩信,十年后再开启。
咱还得警惕“感恩陷阱”。当孩子说“因为妈妈辛苦赚钱才要感恩”时,得像修剪盆栽一样小心引导,跟孩子说:“要是妈妈不赚钱,咱确实吃不到草莓,但真正珍贵的是她给你读睡前故事时,眼睛里闪烁的星光呀。”
让感恩长出翅膀。带孩子给邻居送自制饼干时,悄悄在包装纸写上“感谢您每天浇灌楼下的绣球花”。三个月后,孩子会发现信箱里藏着绣球花种子。这种流动的感恩,可比任何说教都更有生命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是用脚投票的哲学家。”当感恩教育变成发现露珠里的彩虹、触摸云朵的柔软、聆听风的私语,那些被孩子珍藏的微小感动,总有一天会化作照亮世界的光。大家快试试这些方法,让孩子学会感恩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