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年了,父亲们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呢?当儿子逐渐年富力强时,父子之间的关系又该走向何方呢?戴蒙德告诉我们,儿子的成年,首先意味着父子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在此之前,父子关系是基于父强子弱的现实。现在,儿子会更渴望平等,父亲变得更像同伴了。只不过,这个老一点的同伴,在某些事情上更有经验一些。
刚刚成年的时候,儿子的羽翼还不丰满。他们需要寻找事业的方向,渴望建立亲密而持久的恋爱关系。这些事情都很难。但儿子们并不需要父亲事无巨细的指点。父亲们必须开始适应“远距离导师”的角色,要克制自己的评价欲。他必须接受,在儿子探索的世界里,其实还会有其他年长的男性,比如老师和同事,能给他提供更好的指导。
父亲们这时候要做的,是退守在场外,时刻准备着,等待召唤。二十多岁的时候,儿子们总觉得自己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甚至不够“男人”。当一个年轻人不知所措,倍感羞愧时,他最需要的是父亲的肯定——肯定他为建立成年人的身份所做的努力。他希望听到,自己的努力即使蹩脚,也不会让男子气概打折扣。这个时候,才需要父亲出场。
对父亲来说,他还需要接受许多新的现实。第一项现实是,自己已经老了,并不完美,还常常犯错。第二项现实是,儿子可能并不会成为他期待的样子。天底下几乎所有的父亲,都会执着地认为,自己养育的是一个非凡的儿子。但和父辈一样,绝大多数儿子都是普通的,期待值要反复校准。第三项现实是,父亲对儿子人生轨迹的决定性影响,已经不复存在。年轻人要为他自己负全责了,父亲能做的就是衷心祝福。
戴蒙德指出,绝大多数男性会在30岁左右时,觉得自己最终“长大了”。有些人是逐步建立这种心理状态的,还有些人则会在一瞬间“顿悟”。戴蒙德有个朋友叫西蒙。西蒙的儿子米切尔刚出生六天,就罹患血液感染,有可能要大换血。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西蒙抽空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心里想着,也许爸爸妈妈可以给点安慰或者建议。结果,西蒙的父亲在电话那头吓了一跳。他们不相信这件事,还让西蒙把新生儿从大医院接出来,送到他小时候常看的儿科医生那里去。西蒙回忆说,就是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父母懂得比他更少,比他更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以后的生活,他都要靠自己了。
![]()
儿子的成年,会给父亲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空巢”状态。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智地面对这一点。一些年事已高的父亲,可能会对儿子进行挑剔和打压,以此找回掌控感。许多家族企业,在父子两代交接班时,就出现过这类情况。另一些父亲则会选择黯然退场,流露出被冷落的哀怨。戴蒙德认为,这两种做法,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心智成熟的老父亲,会设法忍耐和包容自己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寻找新的途径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一位成功的父亲,应该有这样的境界和觉悟:儿子现在的地位,跟自己是平等的,不需要再依靠自己过活。
戴蒙德指出,如果父子俩一同顺利度过了此前的几个生命阶段,这两个男人最终会发现,当父亲垂垂老去,儿子步入中年,他们甚至会比过去更为亲密。他们都想好好利用余下的岁月,抓住生命中真实而重要的东西。
父与子的关系,最终会走向哪里?戴蒙德引述了他邻居米奇的故事。有一天,米奇和父亲阿尔弗雷德在自家后院烧烤。米奇对父亲说:“你知道吗,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我觉得你什么都不懂。现在我自己也是个中年人了,回过头去想想当时的你,越发觉得你真是聪明。”阿尔弗雷德笑了,他接茬说:“我年轻时,也是这么看自己的老爸的。”听了这句话,米奇有些伤感。他接着说起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以前总觉得,只要能住上有超大后院的房子,为孩子们安上秋千,生活里应该就没什么烦恼了。可现在看来,这些愿望都实现了,烦恼却依然存在。
父亲阿尔弗雷德简短地回应道:“烦恼总会有的。”米奇又问:“难道只有烦恼吗?”阿尔弗雷德说:“儿子,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真希望自己知道答案。”
父子俩都不再说话。但父亲传递出的不确定性,却让米奇感到一阵放松:原来,不只是自己对生活感到不确定,父亲同样如此。米奇告诉戴蒙德,他现在觉得,自己和老爸是坐在同一条船上,两个人终于可以平等地谈论人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