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敌对势力从没放弃搅乱中国,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后,香港的乱局就是代表。而新华社揭露,西方也没有放过澳门,只是这次没有掀起任何水花。
7月31日,新华社一则简讯在社交媒体悄悄刷屏。内容很简单:澳门特区司法警察局通报,一名68岁的澳门居民因涉嫌违反《维护国家安全法》,被带走调查。
乍一看,就是一起普通的“涉外案”。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不是普通案件,而是赤裸裸的渗透与颠覆。
警方披露的信息很清晰——这名澳门居民从2022年起长期与某境外反华组织保持联系,并主动提供大量虚假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失实,还充满煽动性和敌意。更严重的是,这些内容被对方用来在国际媒体上对中国、对澳门进行抹黑和攻击,目的直指2024年澳门行政长官选举,试图挑起社会动荡,制造外部干预的“口子”。
更夸张的是,即便2023年澳门刚刚修订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对相关行为有了更清晰、更严格的界定,该男子仍然“顶风作案”,继续与多个敌对势力保持联系。
这样赤裸裸的操作,让人立刻联想到香港2019年的剧本:制造谣言——挑动情绪——引爆冲突——引来外部干预。一整套操作熟得不能再熟了。
这起案件背后有一个关键信号:境外敌对势力从未离开,只是换了地方,从香港转到了澳门。
回想2019年的香港,西方媒体一边倒地鼓吹“民主自由”,实际却是支持“黑暴”冲街。再往后看,“揽炒派”被清算,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局势迅速恢复稳定,反中乱港分子或锒铛入狱,或仓皇出逃,敌对势力一下子失去了“舞台”。
这时,他们自然不甘心收手,转头把目光投向了同样实行“一国两制”的澳门。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尽管他们暗中耕耘了两三年、投下了不少筹码,结果却是竹篮打水——连个像样的涟漪都没激起来。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一国两制”,澳门却能安然无恙?敌对势力到底是轻敌了,还是低估了澳门自身的免疫力?
与香港不同,澳门在回归前就与中央关系密切,社会整体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支持度更高。特别是澳门的博彩业与大陆经济联系紧密,澳门民众更清楚,稳定才有收入、才有未来。这种现实利益基础,奠定了强烈的制度认同。
澳门本地社区关系密切,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敌对势力想通过“网络煽动”或“媒体造势”拉拢人群,难度极高。因为信息传得快,但假的也容易被戳穿。而一旦有人参与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立马就会被“认出来”,没有藏身之地。
澳门不像香港那样是国际媒体的聚集地。西方媒体在澳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明显弱很多。再加上本地媒体以中文为主,且多数持稳健立场,这让“假新闻”“带节奏”的难度大大提高,敌对势力的话语权难以发酵成所谓的“国际关注”。
最关键的,是澳门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反应非常快、力度非常足。2023年刚修订完《维护国家安全法》,警察就已经开始长期监控这些可疑分子了。这说明不是等到出了事才“补漏洞”,而是未雨绸缪、主动出击。
可以说,敌对势力想“拿下澳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错误估算。他们低估了中国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看错了澳门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很多人看到澳门局势稳定,会觉得敌对势力就此退场了。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不会轻易离开,只会改变策略、换个入口、伺机再动手。
从2019年的香港、到2022年布局澳门,再到台湾、海外的各类渗透活动,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个明确目标:中国周边不能稳,内部不能团结,选举不能顺利,民心不能凝聚。他们搞不定就用舆论战、信息战、代理人战慢慢“侵蚀”。
但从香港的反黑暴,到澳门的一锤定音,再到内地对境外NGO、媒体、资金渠道的全链条管理,这场博弈中,中国越来越有应对之道,越来越主动,不再等着对方“出招”才反击,而是提前下棋,稳住大局。
这背后展现的不仅是治理能力的提升,更是国家战略思维的升级。表面上看,澳门这几年很平静,但这起案件告诉我们:不是没有风浪,而是风浪被及时压制了。
正因为有人提前盯梢、长期侦查,才没有让这股黑手伸进来。国家安全就是这么回事——不是等刀砍下来才防御,而是要在黑暗中就点亮探照灯。
澳门守住了,下一步我们还要守住台湾、守住南海、守住所有可能被“做文章”的地方。这场斗争将是长期的,西方不会放弃搅乱中国周边和内部,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保持警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捍卫今天中国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