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漯河双汇的智能车间,机械臂在精密轨道上灵巧穿梭,每分钟便有3000根色泽诱人的火腿肠新鲜下线;卫龙的自动化产线昼夜不息运转,辣条裹着浓郁辛香,通过高速传送带奔赴全球货架;郑州锅圈食汇的云仓内,冷链车满载待发,依托智能调度系统,以“下单30分钟鲜到舌尖”的承诺,架起美味与餐桌的极速桥梁。
这就是河南食品产业鲜活跃动的日常图景。
连续8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亿斤的中原沃土,正以3175家食品企业为骨,6000余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翼,构建起贯通南北的产业矩阵。
这片被誉为“中原粮仓”的农业大省,不仅蜕变为滋养亿万国人的“中央厨房”,更在全球食品产业链的版图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中国坐标。
从区域品牌到国民餐桌的统治力
双汇,肉制品行业的领军者:作为全球肉类加工巨头,双汇年屠宰生猪超2000万头,市场占有率堪称行业标杆——全国每两根火腿肠中,就有一根诞生于漯河。凭借完善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双汇产品已覆盖全国超100万个终端销售网点。从繁华都市到雪域高原,消费者都能在超市货架上轻松选购双汇冷鲜肉,感受品牌的强劲渗透力。
![]()
卫龙,辣条界的逆袭传奇:年销百亿包的耀眼成绩,让辣条从街头小吃跃升为“国潮顶流”,更在欧美市场掀起抢购热潮。在海外超市,卫龙辣条以国内三倍价格亮相,却依然凭借独特风味,成为Z世代追捧的“零食新宠”,彰显中国零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
速冻双雄,全球速冻版图的开拓者:三全、思念两大品牌占据全国60%的速冻食品市场份额,汤圆、水饺产能更是占全球总量的70%。2023年,郑州市惠济区速冻食品出口额同比激增52%,达16亿元,刷新行业增长纪录。如今,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河南汤圆已成为当地家庭年夜饭桌上的常客,为异国春节增添浓郁的中国味道。
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领域的隐形冠军:在五香粉市场,王守义十三香以80%的超高市占率稳居榜首。一袋小小的调料包,串联起驻马店40万亩花椒种植基地,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生动展现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力量。
![]()
莲花味精,味觉记忆的坚守者:历经浮沉后,2024年仍以15.86万吨销量稳居家庭消费C位。这个陪伴三代人的国民品牌,正用"零添加"工艺重新定义鲜味标准。
![]()
名仁苏打水,酒桌刚需的创造者:以43.2%的市占率垄断苏打水市场,这款诞生于 焦作的饮 品,用“解 腻、佐餐”的 场景定位,成为南北酒局上的标配伴侣。至2024年,名仁苏打水已覆盖300万家终端网点,在酒饮场景消费心智渗透率突破60%。
![]()
蜜雪冰城,平价饮品的商业奇迹:4.6万家门店中,57.2%扎根三四线城市,以亲民姿态融入市井生活。凭借日均2500万杯的惊人销量,稳坐全球现制饮品行业头把交椅。依托“AI+供应链”创新模式,经典柠檬水成本精准控制在1元,实现极致性价比。如今,蜜雪冰城已布局11个国家,海外门店超2000家。纽约时代广场矗立的雪王雕像,不仅是品牌走向世界的名片,更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
传统食品工业的科技革命
中原食品实验室里,14名院士正带领300名科研人员改写行业规则,这个“食品硅谷”已突破32项关键技术,催生出双汇“快乐酸奶”、卫龙“亲嘴烧”等11款现象级产品。更妙的是“企业出题、科学家接单”模式,漯河恒达食品与实验室合作的健康面包,上市三月就狂揽5000万订单。
锅圈食汇“30分钟达”的底气,来自6大研发中心+200个直供基地+数字化云仓的黄金网络。鹿邑澄明食品产业园里,16家“单项冠军”专攻细分食材,从肥牛卷到火锅底料都实现“毫米级品控”,连海底捞都在此采购核心食材。物联网系统更能精准预判社区需求,凌晨3点自动补货,确保你下单时食材永远带着刚出炉的新鲜。
![]()
蜜雪冰城把“5元奶茶”玩出了新花样,郑州旗舰店里,既能喝到平价饮品,还能抽雪王盲盒、打卡主题咖啡馆,甚至参加奶茶DIY工坊。这种“产品+社交”模式,让门店变身年轻人的聚会据点。海外门店更推出“奶茶+煎饼果子”混搭套餐,成功征服伦敦、悉尼的潮人味蕾。
从一粒小麦到全球餐桌的价值跃迁
在中原大地的粮仓版图上,河南小麦以占全国四分之一的产量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半壁江山”。
曾经,70%的优质小麦以低价外流,成为外省加工增值的原料。如今,想念食品创新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模式,以高于市场价15%的溢价,将延津小麦纳入稳定供应链。这些优质原粮经现代工艺加工成速食烩面后,终端价值实现十倍跃升。
政府则以“真金白银”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对营收突破千亿元的企业给予2000万元奖励,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奖励100万元,预制菜年销售额破亿的企业奖励500万元。
凭借“米”字形高铁网与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河南食品构建起“12小时达全国,72小时通全球”的高效物流网络。
![]()
文化基因也为河南食品老品牌注入全新活力。三全匠心打造的“二十四节气”汤圆,将敦煌壁画的瑰丽神韵印刻在包装之上,让传统美食与千年艺术交相辉映;卫龙在B站发起别出心裁的“辣条创意吃法”挑战赛,收获破亿播放量,成功出圈;莲花味精携手非遗传承人,推出承载匠心工艺的“古法酿造”系列,唤醒人们对传统味道的记忆;河南烩面这一地道美食,跨越千山万水,走进联合国,东西方饮食文化在此刻碰撞交融,展现出“中原味道”的独特国际魅力。
从中国厨房到世界餐桌的扩张路
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已突破万亿大关,正向着2027年1.5万亿的宏伟目标全力迈进。
漯河凭借雄厚实力打造“国际食品名城”,郑州着力建设“世界餐桌交易中心”,驻马店则以“中国调味谷”的定位独树一帜,每个城市都在食品产业链上精准锚定独特赛道,绽放光彩。
与此同时,河南食品的出海步伐同样迅猛。
蜜雪冰城计划2025年海外门店破万,在东南亚推出“奶茶+粿条”本土化套餐;双汇联手史密斯菲尔德,让中式香肠摆进美国Costco;锅圈食汇在韩国开起火锅食材超市,河南芝麻酱成了泡菜国年轻人的新宠。正在建设的“国际食品贸易港”,未来将开通郑州直飞全球的“食品专机”。
绿色转型也更显担当。
双汇建成全球最大零碳屠宰厂,单猪碳排放比欧盟低30%;卫龙投10亿建光伏电站,实现生产用电100%可再生;想念食品的“麦-菜-菌”循环农业,让农户一亩地多赚8000元。
舌尖上的中国力量
从漯河双汇的智能流水线到纽约时代广场的雪王雕像,从驻马店十三香的秘方到联合国餐桌上的烩面——河南食品早已超越地域标签,成了刻在中国人味觉里的集体记忆。
数据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发改委、企业公开财报、行业研究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