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阳江造!全球风电产业首次实现“家门口海缆直供”

0
分享至

近日,装载阳江首批本土生产下线海底电缆的 “建基 5002” 轮,缓缓驶离阳江港J13码头。这批重量约1000吨、长约24千米的3芯66千伏交流海底电缆,将用于青洲五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该批货物的生产与出港,标志着阳江风电产业从项目开发向核心装备自主化生产延伸,让风电项目建设产业链条更加齐全,并成功实现了“本土生产、家门直达”的重要突破。

据了解,青洲五海上风电项目是广东省重点绿色能源工程,位于阳江市西南海域,总投资超200亿元,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项目竣工后,预计年均发电量39.3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3.91万吨,对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系统的“血管”与“神经”,承担着稳定传输电能、传递设备运行和环境监测信号等核心任务,技术要求较高,需确保在复杂海洋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以前需经广东省外转运到阳江。近年来,阳江市依托临港优势,大力支持风电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风电设备设施实现本地化生产。


广东东方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旭:

这是首批由阳江本土生产下线并用于青洲海上风电项目的海底电缆,从阳江港发运,运输周期由以往的10天压缩至1天,进一步提升阳江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进度。


在该批货物发运前,阳江海事部门主动与货主、船方、码头建立联系,打出 “精准服务 + 科技监管” 组合拳,为该批货物的安全出港“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开通船舶进出港查验“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建基5002”轮进出港和装货。


在该船进出港期间,海事部门还通过智慧海事平台、CCTV视频监控等实时追踪船舶动态,派出海巡船艇进行现场护航,利用甚高频电话提醒周边船舶保持安全距离,保障该船安全航行。


阳江港口海事处副处长 黄槐亮:

我们以“保通保畅、安全高效”为原则,强化通航安全管理措施,助推港口和船舶运营效率提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近年来,阳江港航经济与风电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区域发展。一方面,便捷的港口运输降低风电设备的运输成本与难度,保障风电建设项目时效,推动风电产业链发展升级;另一方面,大量风电设备运输需求带动港口物流、仓储等产业,提升港口吞吐量。未来,随着阳江风电产业持续壮大,二者的协同效应将愈发显著,共同推动阳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来源 | 阳江新闻
通讯员 | 麦虹虹 刘海机

编辑 | 林俏岐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阳江广播电视台 incentive-icons
阳江广播电视台
亲近阳江,如此简单!
11763文章数 4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