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哲学家尼采这句告诫名言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将每一次跌倒看作向上蓄力,两位00后在太平洋房屋走出精彩职场路。
1
宋扬扬:2个月突破50w+
时间拨回2023年底,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太平洋房屋的宋扬扬,把房产销售作为提升职业能力的一个“修炼场”。
初入职场的宋扬扬,认真踏实。每次带看前,背包里永远备齐资料;客户的咨询电话,无论多晚响起,他总能第一时间接起解答。这份“做好每件小事”自我要求,让他两个月就以超10单租赁的成绩,摘得“租赁新人王”桂冠。
然而,租赁的顺风顺水并未在买卖业务上延续。整个2024年,对宋扬扬来说,是买卖业务的“寒冬”。辛苦跟进的客户没有后续,唯一接近成交的一单也遗憾解约……“租赁做得再好,买卖不开单,心里不踏实,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毕竟买卖更考验综合能力。”宋扬扬坦言,放弃的念头持续了大半年。
关键时刻,团队的力量托住了他。店长的针对性复盘,剥茧抽丝般帮他分析业务情况;总监和副总在他态低迷没有动力时候给予多次疏导……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宋扬扬开始摒弃外界杂音,囤积资源,用心做服务。
他给自己定下新目标:每天必须有客源,每周必须有成功维护的房源。三个月下来,近百组潜在客户的需求出现在他的手机备忘录,与责任盘业主的联络也越来越深。这份沉默的积累,终于在2025年的春天迎来了爆发:短短两个月内,宋扬扬势如破竹,接连斩获2个客源单、3单房源单,业绩一举突破50万大关!一扫笼罩已久的“买卖阴霾”。
其中一套别墅的成交,让宋扬扬印象最为深刻。那天洽谈到深夜,房东和客户最终拍板成交。第二天房东给宋扬扬发来信息:“小宋,这些天我都看在眼里,你们是真心实意替我着想、替我着急。真是辛苦了。”
入职一年半,当初把房产经纪人当作职业跳板的实习生宋扬扬,已然成为决定深耕行业的业务精英。更让人称赞的是,他成了团队里“伯乐”,成功推荐近20位志同道合朋友加入太平洋房屋。
2
万伟:一片空白到部门第一
镜头转向2024年3月,带着对“高收入潜力”的向往和对“销售能锻炼人”的认知,万伟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太平洋房屋。那时的他,对房产经纪人的认知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现在,万伟的业绩已经登顶了部门第一。
他用“累但值得”描述自己工作1年多的感受,“累在需要记大量房源信息、外出跑带看、协调各种复杂流程,但每次客户拿到房产证时的感谢,或者搬新家时喊我去做客,那种成就感是别的工作很难给到的。”
不过前期在微信上和客户沟通,一段话改十几分钟才发出去以及带看二十多组客户颗粒无收的挫败,也是万伟记忆深刻的职场体验。好在店长的疏导,加之此前在电商岗位深耕售后沟通,磨砺出来的解决问题的韧性,让万伟挺了过来。
倾听需求、梳理痛点,万伟慢慢打开局面。一位老客户,成交后特意送了万伟一本笔记本,里面写了她看房时的感受,“比我自己还清楚想要什么房子”,这种认可也给了万伟动力。
这份真诚与专业,缔造了越来越多的安家故事。一对预算不高但想兼顾学区与通勤的年轻夫妻,三个月的寻觅几乎耗尽希望。最终万伟通过自己积累的业主资源,找到一套预算和位置都非常合适,但装修较差的房源。等夫妻俩确定下房子,万伟全程帮忙盯装修进度。两人搬新家时还特意邀请了万伟去做客。
现在买卖新秀奖、精英奖等荣誉光环加身,但万伟一直说,比收入和荣誉更有成就感的,是那份“被信任”——“现在很多老客户会主动给我推荐新客户,甚至有客户换房、给子女买房时,还会特意等我有空找我沟通。”
从0到1,宋扬扬和万伟用1年时间完成逆风追赶。在太平洋房屋,起点的高低从不是桎梏,脚踏实地,就能创造无限可能。如果你也正经历迷茫低谷期,不妨再坚持一下,惊喜或许就在前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