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著中李善德的妻子,并没有太多的着墨。一句“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就是读者对她所有的印象。
正因为妻子存在感低,剧版删除了这一角色。而影版则选择保留她,并且还丰富了人物,给她取名“郑玉婷”,塑造了她爱扇巴掌的母老虎形象。
今天小清就来聊聊,为何影版要保留妻子这一角色。
为何影版要保留妻子这一角色
剧版一出场就送刀子,妻子锦娘因病早逝,只留下一女,其沦为“亡妻回忆”。
这不仅仅是李善德心里的痛,更是观众们的遗憾。
好在影版里,妻子还在,而且还让她拥有了自己的名字——郑玉婷,送别场景更是赋予她完整的灵魂。
![]()
这也是影版比剧版高明之处:
第一:妻子的存在,丰富了李善德的努力动机
李善德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遇到这种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就像其他人说的那样“人死则债消。”
但李善德有老婆有孩子,还刚刚在长安买了房子,一切都在向上发展。
他必须要活下来,不为自己,只为了家人。
所以你会看到,在运送途中,即使多次被黑衣人追杀,李善德也不放弃。一旦有想要自暴自弃的想法,想起家中的妻儿,他也会咬牙坚持。
如果他现在放弃了,那妻儿说不定也性命不保,即使运气好,这些事情牵扯不到妻儿,但你又让孤儿寡母在这长安如何生存呢?更何提不久之后的安史之乱。
![]()
第二:妻子的存在,强调上层人的压迫
李善德有妻有女,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如此幸福的一家却因上层人的馋嘴,就要毁于一旦。
贵妃吃的荔枝不是荔枝,是底层百姓的鲜血。
第三:妻子的存在,引出木棉花
李善德要前往岭南时,妻子玉婷要求他给自己带木棉花回来。
而这木棉花是电影里除荔枝外的,另一大象征。
荔枝是虚的庙堂功名,木棉花才是真实的生活尊严。
![]()
为何要带木棉花?
木棉花这个设计是原著里没有的,影版自己加的。
妻子想要的不是木棉花,而是李善德的承诺。李善德答应给她带木棉花回来,就是答应她活着回来。
玉婷去不了岭南,木棉花就代表自己陪着李善德。
电影里还有这样一个片段,李善德在悬崖边遇到杀手,对方一刀砍到了他的背上。
恰好他背上都是木棉花,花瓣为他抵挡了伤害,让他逃过一劫。
而木棉花是妻子要求带的,与其说是花救了他,不如说是妻子救了他。
![]()
荔枝是皇权的压迫,而木棉花则是忠贞之爱的象征。
木棉花的花语:英雄的气节、炽热的爱、永不低头的勇气。
这如何不是在说李善德呢?
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有着不向强权低头的气节,更有着对妻子热烈的爱意。
李善德回宫那段戏中,漫天飞舞的红色花瓣,仿佛是一路上被欺压百姓的鲜血,真正的将“一骑红尘”展示的淋漓尽致,更是他给妻子独一味二的浪漫。
![]()
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李善德第一次回长安的时候,没有带木棉花,还被妻子训了。
而那次也让他接触到了杨国忠,还得到了赏识,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债也还清了。
木棉花也暗示了李善德的良心,失去它,就表达失去良知。
结尾李善德带回了木棉花,也暗示他不忘初衷,也呼应了在完成任务后,他还要怒斥杨国忠。
![]()
相较于剧版,影版更得我心,真正将古代官场拍了出来,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展现出来。
如果你也喜欢影版,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