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舆论仍在名人丑闻之事上发酵,
佛门CEO释永信,
被调查只是个开始,
他的问题很严重,
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
违法佛教戒律。
宗教腐败和利益固化,
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信仰崩塌,则再难弥补。
但与此同时,
另一件事情要比释永信的问题,
严重100倍!
那就是生态环境的污染仍面临挑战。
目前在我国,
每年约20亿吨复杂难用废弃物,
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这些问题将带来一系列环境隐患。
今年两会期间,
一位人大代表呼吁,
加快制定循环利用原料、
产品质量标准。
而前几天,
这位人大代表代表中国,
获得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最高奖,
这也是该奖设立以来,
第一位中国获奖者,
也是第一位亚洲获奖者。
为守护国人赖以生存的环境,
他付出了自己的一辈子,
他的名字,叫做王焰新。
人生起步,崩裂开局,
王焰新,从小成绩优异,
是湖北孝感全市尖子生。
可高中毕业那年,
他得到的结果,
却是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录取通知书。
对于他的家人而言,
简直天塌了,
在数理化走红的年代,
地质学意味着艰苦的野外工作,
被普遍认为是“冷门”专业,
根本看不见未来。
带着忐忑走进南京大学,
17岁的王焰新几次努力,
都没能转系,于是他认了命。
但谁又能想到,
命运阴差阳错,
却比个人安排更加精妙,
这个被“发配”到冷门专业的学生,
未来有一天,
成为了屹立在世界科研巅峰的巨星。
那时候,
王焰新大多数时间泡在图书馆,
看起来像是对地质系的躲避。
可事实上,
文学滋养了他的精神,
居里夫人的科学坚持,
令他重新塑造了自我人格:
地质系,冷门又如何,
即便在不遂人愿的领域,
我同样能顶天立地!
这场美丽的“专业错配”,
从此王焰新掌握了主动权。
他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当别的同学因不喜欢,
或难以接受艰苦野外作业退缩时,
他却为此拼尽了自己所有的热血,
奔波四方,风餐露宿,无怨无悔。
当年,英语还没有普及,
考试也就只占30分,
很多人都放弃了,
“还不如把时间花在专业研究。”
王焰新却早早认识到外语的重要性,
“英语,是沟通国际的桥梁,
要想学习国外那些学术资料书籍,
我必须赶上。”
他的英语成绩,
在全校竞赛中数一数二,
还选修俄语作为第二外语,
哪怕俄语课堂上,
只剩下他一个学生,
仍孜孜以求。
1990年,王焰新毕业留校,
开始了他深耕水文地质领域的旅程。
那个年代,全国经济正飞速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被完全忽略。
从那时候起,
王焰新在这个领域,
坐了足足40年的冷板凳,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那些年,
王焰新的同事朋友都在变通,
在那些火热的领域里,
走得很远很高。
他们或是功成名就或是声望显赫,
可只有他,
枯守着水文地质研究,
无论怎样的凄风苦雨,
无论如何的无人问津。
如此执着的40年坚守,
周围全是不理解的声音,
王焰新,
你人生能有几个40年作为赌注?
可,他赌赢了!
2005年,“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被如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
15年之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有人,终于看明白了一件事:
王焰新40年前就做出的选择,
做对了。
生态环境,
关乎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未来,
王焰新交出了自己40年做的答卷:
他聚焦于地下水水质研究前沿,
在长江、黄河流域,
展开几十年的长期研究,
提出了劣质地下水质改良新方法。
他开设了《地下水与环境》课程,
被选入国家级精品公开课。
他编写的教材: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进入中国统编研究生教学用教材。
中国,
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矸石排放国,
煤矸石的污染治理,
一直令行业头疼。
王焰新接下了治理任务,
经过重重考察,
他前瞻性地提出,
利用煤矸石制备高档瓷质砖,
这一变废为宝的利用,
解决了困扰全球的煤矸石污染难题!
从青丝到白发,
从默默无闻走到行业引领,
40年负重前行,
他得到全世界科研界顶级评价:
“王焰新,在地下水知识领域,
做出了科学与工程的重大贡献。”
2020年,
医疗废水处置,地下水影响,
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王焰新牵头医疗废物应急技术攻关。
这位国家需要时的担当者,
成为防控善后的关键人物。
2023年,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国人大代表,
王焰新提出了“开发地热”的建议。
目前,
世界发达国家在地热能源的利用上,
已经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但我国相比之下差距较大。
开发深部地热资源,
将开辟这一新能源新赛道,
对中国清洁能源的推动,
具有莫大的战略意义。
今年3月,生态环境面对新的问题:
在我国,
每年仍有20亿吨复杂固体废弃物,
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王焰新发出呼吁,
加快制定循环利用原料、
产品质量标准。
与此同时,
他提出构建全域、全过程、
全行业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体系。
这位62岁的花甲老人,
早该退休颐养天年,
可他不知疲倦,奔波于人间。
为了中国生态的今天,
他努力了40年,
为了中国生态的明天,
他要付出一辈子!
这样的人,
他该站上科研巅峰。
2025年7月底,
国际地球化学协会,
将最高奖授予王焰新。
这次获奖意义非凡,
该奖自2007年首次颁发以来,
获奖者都是欧美面孔,
直到如今,
王焰新,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
也是首位来自亚洲的获奖者。
他在一个冷门至极的专业,
为中国创造了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
在采访时,
当被问及如何面对人生选择时,
王焰新微笑回答:
“当你胸怀天下,
眼前的小困惑自然烟消云散。”
从被调剂的失落,
到冷门领域的坚守,
再到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蜕变;
从长江岸边到黄河流域,
从煤矸山到地热田,
王焰新用四十载岁月,
诠释了何为科学家的“大胸怀”:
那是一份将个人命运,
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担当,
那是一份在冷门领域,
坚持40年不动摇的勇气!
青山绿水,
不是一夜间就有的,
黄河滔滔,
不是一夜间就变清澈的,
中国的崛起,
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因为早有王焰新这样的前瞻者,
为了国人赖以生存的环境,
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困守,死磕,付出,奉献,
才换来了今日的星河远望,
碧海蓝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