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征战亚洲杯,主帅郭士强带了14人名单,名单一公布,球迷群里就炸开了锅,尤其是看到李祥波的名字,质疑、疑惑、点赞甚至“对喷轮番上演,毕竟,这位一年前还在NBL摸爬滚打的山东小伙,现在已经穿上了国家队球衣,这跨度说大不大,说小也挺玄,核心问题其实就一个——李祥波到底凭什么进国家队,这到底是励志故事还是无奈之举,这事值得好好拆一拆。
先把话说在前头,李祥波的这波三级跳——NBL到CBA再到国家队——确实够励志,甚至能写进鸡汤文,但真放在国家队层面,光靠“励志两个字就能服众吗,恐怕有点悬,他的成长路径其实很典型:一开始作为山东青年队球员,本来有机会冲击一队,结果被一纸交易送到安徽文一,NBL一待就是七年,期间也蹭过全运会,回归过山东全运队,但始终没能叩开CBA大门,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被埋没型,但金子总要发光,去年夏天终于挤进CBA,被广州男篮用第29顺位选中,这一步确实不容易,尤其是NBL的球员,能进CBA已经算逆袭了,何况还成了队里本土篮板王,这确实有两把刷子。
但说实话,如果没有周琦因伤退出,李祥波这次很可能还是陪跑,郭士强把他选进国家队大名单,很明显有点“以备不时之需的味道,毕竟在国家队的热身赛里,李祥波基本就是“替补中的替补,几场球下来也就两三分钟的表现机会,数据上2分2篮板5失误,说句实话,这成绩单拿出来很难让人兴奋,场上镜头少,亮点也不多,甚至有球迷调侃说,“李祥波是来凑数的吧,这话虽然刻薄,但也反映出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
但问题来了,既然表现中规中矩,甚至有短板,为什么偏偏是李祥波进了名单,而不是徐昕或者别的年轻内线,这里面其实有两层逻辑,一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祥波在NBL混了7年,打了太多硬仗,他的抗压能力、比赛经验确实是很多年轻球员比不了的,这种人放在替补席上,关键时刻能顶一顶,哪怕不上场,也是更衣室里的老实人,这点在国家队这种大赛环境下其实挺重要,二是技术层面,李祥波虽然身高一般,打4号位吃力,打5号位也不算强,动作不够快,篮下对抗也不是特别突出,但他对于篮板球的嗅觉和拼劲是有目共睹的,广州男篮能看上他,靠的不是身高和天赋,而是那股子“够狠的劲头,说夸张点,就是典型的“工具人,能脏活累活都揽着干,这类球员有时候就是教练最爱。
再说回国家队本身,这套阵容其实挺赶鸭子上架的,周琦走了,内线一下子就薄了,李祥波这类“拼命三郎才有了机会,有球迷觉得他抢了更有天赋年轻人的饭碗,但反过来说,此情此景下,选一个经验型蓝领,真的就是摆烂吗,未必,说到底,亚洲杯本来就不是CBA,拼天赋还真不如拼执行力和抗压能力,这一点上,李祥波的价值可能就体现在“万一主力出事,能顶一会儿,对教练来说,这种底牌有时候比一堆天赋型球员更靠谱。
但也不能回避现实,李祥波要想在国家队站稳脚跟,光靠“励志还远远不够,热身赛几乎看不到出镜机会,场上表现也很难说有多惊艳,能不能最终进亚洲杯12人大名单,其实还得看最后几天的训练和主教练的策略调整,说白了,目前他的位置还是很悬,属于那种“随时可能被替换的角色,能不能成为真正的黑马,还是未知数。
不过说到底,李祥波这一路走来的故事,其实挺能代表中国篮球现实的,天赋不够拼命凑,机会来了就得死死抓住,能不能抓住机会,还得拼场上的临场反应和教练的信任,偶然和必然交错,励志和无奈并存,有人点赞说他是“草根逆袭,也有人质疑说他是“战术备胎,但这就是竞技体育,有时候选人用人就是这么现实,谁能保证下一个成名的不是下一个NBL苦命人呢。
结尾再说一句,李祥波能走到这一步,既有个人努力,也有时代机遇,周琦伤退、阵容短板、教练信任,这些综合因素才造就了今天的他,至于未来能不能守住初心、继续逆袭,可能只有赛场能给答案,球迷们关注他的不是励志本身,而是一种“不服输的执念,这种执念能不能变成比赛中的“奇兵,咱们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