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大军挤爆街道,赚快钱变亏本买卖,小摊主消失之谜】
最近总觉得周围人都在摆摊。朋友圈天天发摆摊装备的照片,小区门口的空地突然冒出十几家小摊子,连刷短视频都能看到“摆摊暴富”的故事。我一开始也被带了节奏,觉得这事儿挺香——不用挤地铁、不用看老板脸色,自己当老板多自在。
结果上周我专门跑去看了眼夜市。一条街光是卖柠檬茶的就有八九家,烤肠摊子挤得连过道都没剩,小饰品摊子摆的全是网上爆款。可顾客没几个,摊主们要么蹲在那儿发呆,要么举着喇叭叫卖。有家冰粉摊我记得头两天还挺热闹,第三天就开始降价,到第五天直接人去摊空,听说老板说“不干了”。
为啥这么多人赔本还往上冲?其实道理简单:东西都一个样,价格都差不多,大家一窝蜂冲进来,顾客哪够分?我问过几个老摊主,他们说现在摆摊成本比上班还高。光是每天买原料、收拾摊位就得花五六个小时,赶上雨天连本都收不回。可网上那些视频呢?全是摆摊第一天就赚大钱的,谁拍自己亏钱的视频啊。
更搞笑的是,现在摆摊都分“赛道”了。卖柠檬茶的说这是风口,卖烤肠的说这是刚需,其实到最后都是自己跟自己抢生意。有摊主算过账,算上设备成本和时间,一个月到手可能还没工资高。可为啥还有这么多人挤?大概就是觉得上班太没意思了——天天加班、工资又低,谁都想找个“自由”的法子。
我之前觉得上班是“牢笼”,现在反而想通了。至少工资准时到手,不用看天气脸色,也不会突然被城管赶走。我同事老王上个月辞职摆摊,现在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备货,结果收入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他昨天还跟我说“早知道就不冲动了”。
其实仔细想想,摆摊这事儿就跟买彩票差不多。你看到的是中奖的人到处显摆,看不到的是成千上万买了不中的。现在政策是放开了,但竞争也太惨了。我有个朋友在郊区摆手工饰品,为啥能撑下去?因为他卖的是自己做的,别人都没有。可这种人太少了,大多数人都在卖同样的东西。
最近我彻底冷静了。与其挤破头去抢那个不确定的“自由”,不如先踏实上班攒点钱。等看清门道了,或者真有啥独特东西,再慢慢试试也不迟。反正现在这波摆摊潮,我算是看明白了——热闹是他们的,我得先保住自己的饭碗。
要说啥叫清醒?就是看到朋友圈晒的摆摊收入,自己先默默算了算账再决定。这年头,能稳定拿钱的事儿已经挺珍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