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近期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引发全球高度关注。这次瑞典会谈是 5 月以来中美双方的第三轮磋商,在前两轮会谈中,双方已就关税暂停达成协议,并构建起 “伦敦框架” 作为沟通基础。而本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是 8 月 12 日即将到期的贸易休战安排,各方普遍推测重点在于能否将 “互不加税” 的暂停期再延长 90 天,为后续更深入的谈判创造条件。
从会谈各方的表现来看,中方代表满脸笑意,而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却表情严肃,这一明显对比耐人寻味,也从侧面反映出谈判形势的一些端倪。其实,特朗普政府对于此次谈判的结果显得颇为焦虑,既担心谈不成,又害怕让步太明显,所以做了两手准备。
贝森特(资料图)
一方面,由美国财长贝森特等人带队的贸易谈判代表团赶赴瑞典同中方进行贸易谈判,贝森特表示与中国的会晤有不错进展,预计双方都会同意将关税期限继续延长,期间两国都不会加征额外关税,美国态度有软化迹象,也不再提 “美国优先”,而是专注 “互相尊重”。
另一方面,特朗普还派出了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牵头组织的高规格商界代表团赴华,成员涵盖联邦快递 CEO、波音公司高管等商界重量级人物,旨在通过恢复中美商业沟通机制,为经贸谈判增添筹码,同时兼顾国内企业的利益诉求,这也能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对此次谈判的复杂心态,既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贸易摩擦,又担心谈判破裂影响自身利益,所以提前布局商界力量,试图为谈判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美国之所以如此焦虑,根源在于其自身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高度重视。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制造业从汽车到导弹都依赖中国稀土,如五角大楼的 F-35 生产线,断供一个月就可能停摆,中国市场对于美国企业至关重要,如果因关税战导致美国企业失去中国市场,其遭受的损失难以通过提高关税来弥补。
而且,美国当前经济面临一定压力,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推动经贸合作,能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例如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大数据等领域达成大规模合作协议,将有助于缓解经济困境。
贝森特(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而言,特朗普希望通过推动中美关系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提升自身政绩,增强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然而,中方在谈判中始终坚守原则,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有明确边界和底线,绝不容许损害中国发展权利和经济安全的方案,这也使得美方在谈判中面临较大挑战。
中方在此次谈判中展现出了坚定的底气和明确的立场。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5.3%,货物贸易同比增长 2.9%,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为中方在谈判中保持坚定立场提供了坚实信心。
在谈判中,中方明确表示能源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无法接受他国干预,对于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石油贸易等核心关切问题坚决不让步,同时也强调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
此次瑞典谈判及美方商界代表团访华,无疑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其结果将对两国关系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若谈判能顺利延长关税暂停期,双方有望进入更为细致的细节谈判阶段,未来几个月,中美在各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且复杂。
贝森特(资料图)
双方或在农产品采购与芯片合作等领域取得局部突破,如中方可能扩大大豆、肉类进口规模,美方则有望放宽部分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建立季度磋商机制也被提上日程。然而,谈判破裂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若美方将中国采购俄伊石油问题纳入议程并强推 “二级关税” 制裁,中方基于主权问题绝不会妥协,磋商机制存在崩塌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