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近日,一起因老人临终前赠与儿媳170万元引发的遗产纠纷案,引发网络热议。
吉林的刘大妈与老伴一共育有7名子女,但他们一直与小儿子一家居住在一起。
小儿媳刘某某自嫁入后,就一直照顾公婆,直到两位老人先后去世。
刘大妈临终前录制视频,将170万余元土地征收补偿款口头赠与小儿媳刘某某。视频中,她表明自愿赠与,感谢其多年照顾。
但是,另外6名子女怀疑母亲遭到胁迫,多次要求刘某某退还遗产,重新分配。
刘某某拒绝,并起诉6名子女,要求判决刘大妈口头赠与刘某某财产的行为有效。
法官进行走访核查,得知原告刘某某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公婆,任劳任怨,是邻居公认的好儿媳。
而且视频证据显示,刘大妈当时精神状态良好,宣读内容清晰可辨。
因此,法院认定刘大妈170万余元的赠与有效,刘某某有权获得上述财产。
判决一出,网友一致叫好。
![]()
02
现实中,类似事件并不少见。
养老时,子女一个个逃之夭夭,事不关己。分财产时,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分得更多。
不管平时有没有赡养老人,这时他们就觉得应该公平合理地分配财产。
而且,生活中还有很多不明事理的老人。那些辛辛苦苦在身边照顾的孩子,反而遭到老人埋怨,最后老人把财产都分成了不管不顾的孩子。
典型的远香近臭,老实人吃亏。
所以,这次法院的判决才会让许多人觉得公平合理。
这起遗产争夺案,也让我们明白两个道理:
1.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想要拥有某项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子女想要分配老人的遗产,就得在老人生前承担赡养的义务。
如果子女不愿养老,老人有权赠与他人,包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事实上,近年来就有一些老人因为子女不养老,最后将财产全部赠与照顾自己的邻居、朋友、保姆等等。
许多子女仗着血缘关系,认为自己无论养不养老,父母的财产最后天经地义就是属于自己的,其实未必。
2.养儿防老,不如自己提前攒钱养老。
中国一直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是现在有些孩子不但不养老,还啃老。
有些老人早早就把钱财都给了孩子,为孩子耗光了自己一生的积蓄,最后把自己置于十分被动、可怜的境地,孩子却不管不顾,冷漠得还不如陌生人。
不要用金钱考验人性,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哪怕是你的孩子。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遗产争夺案,有时候亲情在金钱面前一钱不值。
就像许多人调侃的,现在是退休金越高的老人,子女越不希望他死,因为他每多活一天,就是在为子女多赚一天的钱。
有些老人哪怕最后已经活得非常艰难,子女也宁愿让他在医院多熬几天。
相反,没有退休金或者退休金比较低的老人,可能遭到有些子女的嫌弃。
有些人的相亲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对方父母必须有退休金。
可见,老人养老的最大安全感不是来自子女,而是来自自己。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自己有能力赚钱的时候,多赚点钱,多存点钱。如果孩子孝顺,就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不孝,自己手中有钱,你的晚年也不至于太悲惨。
另外,除了储蓄金钱,还要储蓄健康。
人到中年后,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养生,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去拼命赚钱,适当降低欲望有时是更好的选择。
身体健康,少进医院,自己少受罪,又省钱,又减轻孩子的负担,还可以享受更多美好的日子、看到更多美好的明天,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愿每个人都能够活得漂亮,死得体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