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厌学的孩子,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精神心理科提醒家长,若儿童青少年情绪变化长期缺乏科学的理解、接纳与引导,可能演变为持续性心理问题。
初二女孩确诊中度抑郁
精神心理科李秀华主任诊室里,坐着一位满面愁云的家长。她告诉李主任,14岁的女儿因初中繁重的课业倍感压力,房间里的灯很晚还亮着。
![]()
▲李主任诊室
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我们都不敢随便进去,可她的成绩却一次比一次差。因此我和孩子爸爸经常吵架,认为彼此没有做好她的教育工作。女儿也开始变得情绪起伏不定,易怒,简单的一句提醒,也常莫名引爆她的怒火。
于是,我焦虑又生气,觉得不应该再放任她这样下去,开始对她严格要求,每天严格管控玩手机的时间,陪着她学习。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考试名次有所上升,我想这样做是正确的。
孩子之前还会哭闹反抗,但慢慢地就接受了,不和我吵嘴了,话越来越少,好像听不到的我的批评似的,经常坐在书桌前发呆。
直到有一天我翻看她的本子,在上面发现了满满厌世字迹,“废物”两个字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惊惧之下,我又严肃教育了她一番。那次之后女儿时不时将自己反锁房内,请假缺课越来越多,甚至还会拿刀割自己的手......
![]()
通过心理测评和家庭访谈,女孩被确诊为中度抑郁。“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氛围、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精神心理专家李秀华主任表示。
部分孩子的抑郁、焦虑症状往往通过躯体化症状或情绪行为问题显现。若未能及时识别和干预,这些状况会进一步导致学业成绩下滑、社交退缩等功能性障碍。
家庭内耗正在拖垮你的孩子
李秀华主任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能在家庭中找到根源。内耗的家庭,就像一个“情绪黑洞”,会慢慢吞噬孩子的生命力。
常见的家庭内耗有三种类型:
1. 父母过度控制,孩子失去自我
这类家庭中,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包揽孩子的一切。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焦虑和期望强加给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父母”。
长期被控制的孩子,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觉得“我的想法不重要”“我做什么都不行”,严重时会用“自暴自弃”反抗,或用“抑郁”逃避。
2. 父母频繁争吵,孩子成“情绪垃圾桶”
研究表明,长期目睹父母争吵的孩子,抑郁发病率更高。父母之间的争吵,无论内容是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孩子会觉得“是我不好,爸爸妈妈才吵架”,从而产生负罪感;或者长期处于恐惧、焦虑中,变得敏感、易怒,甚至模仿父母的争吵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3. 父母消极否定,孩子自我价值感低下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当初就不该生你”......这些否定性的语言,像钉子一样扎在孩子心里。
总是用消极否定的方式对待孩子,看似“随口一说”,却在孩子心里种下了 “我不值得被爱”的种子。孩子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我真的很差劲”,从而失去自信,不敢尝试新事物,甚至出现自伤行为,以此惩罚“没用的自己”。
家庭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李秀华主任强调,家庭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而不是“战场”。家长做好这三点,能减少家庭内耗,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
1. 学会“课题分离”,给孩子留“心理空间”
区分“自己的课题”和“孩子的课题”:孩子的学习、兴趣、交友是他的课题,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不能替他做决定;父母的焦虑、期望是自己的课题,不能强加给孩子。
如果孩子不想去补习班,可以说“妈妈觉得你可以试试这个补习班,你觉得呢”,而不是 “必须去,我都是为你好”。给孩子选择权,让他感受到“我的人生我做主”。
2. 父母统一战线,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如果父母有分歧,私下沟通解决,不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比如关于“孩子要不要上补习班”,可以私下讨论,达成一致后再告诉孩子。
![]()
如果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吵了起来,要及时向孩子道歉:“爸爸妈妈刚才吵架了,吓到你了对不起,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会解决好的。”让孩子知道“父母的问题和我无关”。
3. 多“看见”孩子,用积极语言替代否定
每天找一件孩子做得好的事,具体地表扬他:不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而是“你今天主动整理了书桌,很有条理”;不说“你真聪明”,而是“你这道题用了新方法,很有想法”。
当孩子犯错时,就事论事,不否定人格:不说“你真笨”,而是“这次没做好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积极的语言,能帮孩子建立“我能行”的自信。
![]()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伤念头等心理问题,或家庭内耗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愿意成为您和孩子的 “心灵守护者”,帮助家庭走出内耗,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