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7 日那天,一张盖着 "开封市公安局" 红章的图片在微信群里炸了锅。通报里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抓了,还写着 "携带 34 人潜逃被拦截" 这样耸人听闻的细节。
有网友截图发到微博,不到两小时,转发量就过了万。但那时没人想到,这张看起来像模像样的通报,竟是 39 岁男子黄某忠发布的谣言。
![]()
一、破绽百出的 "官方通报"
现在回头看,这张假通报的漏洞其实很明显。少林寺明明在郑州登封,通报落款却是开封市公安局;正规警情通报用的是宋体,这张却用了加粗的楷体;更离谱的是,文中 "情人 7 人、子女 21 人" 的描述,完全不符合佛教戒律和常识。
但在谣言发酵的黄金 8 小时里,这些破绽被情绪淹没了。有网友贴出释永信近期未公开露面的截图当 "证据",有人翻出几年前的旧闻牵强附会,甚至有自媒体账号添油加醋写起了 "深度分析"。
直到 7 月 27 日中午,开封市公安局在官方微博上敲下四个字:"通报是假的",这场狂欢才开始刹车。
警方调查速度很快。顺着传播链条往上追,很快锁定了源头 —— 黄某忠。这个 39 岁的男人既不是媒体从业者,也和少林寺没任何交集,他只是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这张伪造图片,配文 "刚收到的内部消息"。
![]()
二、刑事拘留和普通拘留差在哪?
8 月 1 日,官方通报给这事定了性:黄某忠被刑事拘留。这四个字分量不轻 —— 和邻居吵架被拘留叫行政拘留,最多关 15 天;而刑事拘留意味着可能要坐牢,因为已经涉嫌犯罪了。
《刑法》里写得很清楚,编造虚假警情在网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最高能判 7 年。去年山东东营有个人伪造北京警方通报,因为传播范围小,只是被行政拘留;但黄某忠这个案子,因为谣言涉及公众人物,又有 "官方通报" 的伪装,转发量早就突破了刑事立案的标准。
![]()
三、一张假图如何搅乱网络?
在黄某忠发布假通报后的 24 小时里,发生了三件值得深思的事:
一是专业账号的 "集体失察"。有几个粉丝过百万的法律类账号,看到 "警情通报" 四个字就直接转发,连最基本的官网核实都没做。直到警方辟谣后,才删帖道歉,但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二是算法的推波助澜。有网友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 "释永信",优先弹出的全是带节奏的内容。平台的推荐机制,似乎更青睐这种劲爆话题,而非权威信息。
三是部分网民的 "宁可信其有"。有人在评论区说 "无风不起浪",甚至觉得 "就算通报是假的,他人也肯定有问题"。这种心态,恰恰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
现在,等待黄某忠的将是法律的审判。而那张假通报的传播链上,还有多少人该承担责任?这可能是更值得追问的事。
![]()
公安部网安局在通报里特意强调,今年开展的 "净网行动" 中,已经查处了多起类似案件。白某某造谣昆明驾车撞人案 "死亡 131 人" 被刑拘,邵某豪编造其他虚假警情也被抓了。这些案例都在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想靠造谣博眼球,迟早要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