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有城
![]()
“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原名章埏,出生在浙江青田的乡绅世家。长大后,他读到《老子》中“陶人埏埴以为器”一语,明白了父母取名的寓意所在:埏者,用水与土黏合成泥,想让自己成“器”,于是他改名为乃器。
乃器果然成“器”。自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后,他即进入浙江实业银行当练习生,一路勤于钻研,潜心探究,对金融市场、银行组织、商业法规等领域颇有心得,受到银行董事长李铭的赏识,擢升为上海分行副经理兼检查部主任。
01
怀才抱“器”闪亮登场
![]()
章乃器
“金融”是什么?在受聘上海光华大学和沪江大学教授期间,章乃器讲授“国际金融”、“中国财政”等课程。当讲到“金融”的含义时,他用了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比喻:“金是一种坚硬而固定的物质,融是融化流通的意思,金何以能融?这有赖于信用之火的燃烧,但有时烧得太猛了,融化了的金子腾沸洋溢,反而浇灭了信用之光,跟着融化的金也就冷却而冻结了,这就是信用过度膨胀,形成了恐慌的现象——就是所谓资产的冻结。金融的重要意义是要金钱融化流淌,顶顶要不得的就是呆滞冻结。”话音刚落,听者塞窗的教室里就像开了锅似的,学生们个个兴奋难抑。
银行经营,诚信为本。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已冒出数家外资信用调查机构,多为日本、美国人开办。章乃器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资耀华等业界“顶流”商议,决意举沪上银行界之力,组建一个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1932年6月6日,中国第一个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在圆明园路1号正式挂牌。3年后,章乃器被推选为征信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持“审慎以求真、忠实公正以求善、详尽明晰以求美”,主编的《征信工商行名录》图文并茂,将风靡一时的英国人编办的《字林西报行名录》抛出一条横马路。
02
积厚成“器”告别职场
![]()
抗日救亡运动此起彼伏,章乃器与沈钧儒、马相伯、邹韬奋等著名爱国人士共同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章乃器担任执行委员,中国征信所也成了救国会的重要活动据点,一些宣传品也拿到征信所的排字房悄悄印制。
出笔快,善演讲,是章乃器的特点,救国会的好多文件材料都由他执笔,因此落了个“宣言专家”的称号。由于时常抛头露面,章乃器等人自然成为当局的“眼中钉”,于是软硬兼施,又是座谈会又是“鸿门宴”,结果总是不欢而散。没辙,上海市长一个电话打给浙江实业银行董事长李铭,叫他“开除章乃器”。
李铭内心也很支持章乃器的爱国行为,但顾及银行的正常运营和爱将的身家安危,思忖再三,决定出资送章乃器飞赴英国留学一段时间,薪水照发,暂时避避风头。章乃器十分理解李铭的良苦用心,可是,他正置身于潮起云涌的救亡运动之中,无意出国镀金避险,事业和职业不能两全,干脆辞掉“金饭碗”,无职一身轻,任凭李铭规劝挽留也无济于事。事实上,章乃器早已下定了毁家纾难的决心,为了筹措救国会的经费,他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卖掉了洋房,赁屋而居。从银行辞职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救国运动。
03
社稷之“器”驰骋沙场
![]()
“七君子”出狱时的合照
救国会四处出击,挥斥方遒,引起了日寇的极度仇视,在日本驻沪总领事的压力之下,1936年11月23日,国民党当局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将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逮捕入狱,酿成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极大义愤,抗议和营救的电文雪片般地飞来。“七君子”在狱中大义凛然,坚决拒绝声明悔过,义正辞严地宣告:“自问无罪,天下亦尽知其无罪,为国家民族前途计,亦终认救国无罪四字应令永留史册。”章乃器亦在法庭答辩中宣称:“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有主张抗日的义务。”唇枪舌剑的法庭交锋,竟然成为宣传抗日救国真理的激情讲坛。
这一事件,激化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诱发了千里之外的“西安事变”。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贤达发起“救国入狱运动”,声明如救国有罪,则愿与“七君子”同受处罚。“七·七事变”后,全国形成一致抗战的局面,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七君子”取保释放。
04
“器”宇轩昂鏖战疆场
![]()
结束了8个月的监狱生活,章乃器仍然不忘救亡活动。他与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斯诺夫妇及银行家徐新六等发起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组织沿海工厂内迁,发展战时生产和就业;还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合作,创办上川实业公司,积极筹组中国经济研究所。
1946年,章乃器以上川企业公司的名义,投资联华影艺社,摄制了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后又参与成立昆仑影片公司,投拍了蔡楚生、郑君里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电影开拍后,命运多舛,费用不断超支,章乃器仍源源不绝投入资金,终于功德圆满,公映后成为鼓舞民心的经典影片。收回上川公司应得的红利,他加上手头的现款为股本,与中国柴油机厂合作创建了港九地产公司,出任总经理,房地产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很多人未必知晓,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曾得益于章乃器的“一字师”。1948年末,应中共中央电邀,章乃器与30余位民主人士秘密从香港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当他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旋律到处传唱时,深受鼓舞,又觉得歌词有些不妥,“总是先有中国,后有共产党的,加上一个‘新’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才比较恰当,也更准确”。他的建议,很快就被中央采纳并修改了。
来到解放区,章乃器与时任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的老朋友陈云见了面。陈云问他:“听说你在香港的企业搞得不错?”章乃器回应:“不过是打打经济算盘而已。”陈云说:“今后要请你给我们的新国家打算盘,打更大的算盘。”陈云是商店掌柜出身,章乃器是银行练习生出身,两个人打算盘的基本功都相当娴熟。很快,这两把算盘“比翼齐飞”,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打起了大算盘。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