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养鸡的老把式,最认三种蛋鸡。早年间物资紧巴,谁家鸡下蛋多,那是全家的宝。
先说固始鸡,老辈人提起来直点头。清朝时候就是贡品,被喊过“土鸡里的王”。模样看着普通,下的蛋可不含糊。
一年能下150到180个,每个蛋都有1两重。蛋壳带点褐色,蛋黄鼓得像小皮球。炖汤时汤色清亮,油水匀得很,喝着暖身子。
老人们说,过去孩子长得壮实,多亏这鸡下的蛋。再说麻鸡,村里养得最普遍。
下蛋勤快,一年150到200枚是常事。
蛋大小正合适,煮蛋炒蛋都香。关键是性子软和,抓它也不扑棱。小孩逗着玩,它就蹲地上不动弹。
偶尔还能下双黄蛋,算是意外惊喜。
肉也嫩,骨头软,红烧炖汤都入味。肉蛋兼用,养着不费劲,卖也有人要。
最后是芦花鸡,产蛋量顶呱呱。
勤快时一天一个蛋,一年能攒250枚左右。
就是胃口大,喂狗剩的饭菜,它抢得最凶。吃不够似的,得备足口粮才行。下二三十个蛋就想孵小鸡,关两天又老实了。
性子比麻鸡野,抓它还得小心点。但产蛋多,不少人还是愿意养。
三种鸡各有长短,选哪个得看需求。
想炖汤补身子,固始鸡是首选。
图省心好养,麻鸡最稳当。要蛋多划算,芦花鸡能多下不少。老人们常说,选鸡不能光看毛,得看肚肠下蛋的本事。
现在年轻人想养鸡,总爱问:哪种更赚钱?其实没绝对的答案,得看自家条件。比如饲料够不够,有没有时间管。
芦花鸡吃得多,饲料成本高不高?麻鸡性子软,散养会不会被欺负?固始鸡产蛋少点,但蛋价能不能补上?
这些都得细琢磨,没现成的公式。村里有户人家,前两年养了芦花鸡。刚开始高兴,一天收一堆蛋。
后来发现饲料费涨了,赚的钱没想象中多。
又换了麻鸡,虽然蛋少点,但成本降了。最后算下来,反而更划算。
这说明选鸡不能光看产蛋量,得算总账。还有个事得注意,芦花鸡活动量大。散养的话,得找宽敞地方,不然容易打架。
麻鸡温顺,适合和别的鸡混养。固始鸡适应力强,不管平原山地都能养。养殖技术也关键,消毒做得好不好。
鸡舍干净,鸡少生病,下蛋才稳定。有回邻居没消毒,鸡闹了病,蛋量掉了一半。后来勤消毒,慢慢又恢复了。
老把式常说,养鸡像过日子,得细水长流。不能光图一时多下蛋,把鸡累坏了。也不能舍不得喂,饿着肚子哪能下蛋?
现在农村搞养殖的多了,品种也多。
五黑鸡、黄鸡、文昌鸡,试过的人不少。
但论起专门为了鸡蛋养,还是这三种最稳。老人盯着鸡窝数蛋,年轻人查着账本算钱。选来选去,还是觉得这三种最靠谱。
最后说句实在话,养鸡没秘诀。摸清鸡的脾气,把它们伺候好了,自然能多下蛋。想知道更多养鸡门道?
点个关注不迷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