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撰文 | 医学界报道组
近日,一则关于“49岁男子饮用冰镇饮料后引发急性胰腺炎不幸死亡”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该事件再次敲响了夏季饮食健康的警钟,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冰镇饮料与胰腺炎关系的讨论。
图示(来源于豆包)
据了解,一名中年男子在饮用冰镇饮料后,突发急性重症胰腺炎,虽经救治,最终仍不幸离世。此事件令公众再次掀起对饮用冰饮的安全性产生担忧——夏天还能开心畅饮冰冰的快乐吗?
答案是,可以,大家放宽心!
冰镇饮料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胆结石、高脂肪饮食、长期过度饮酒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胰液分泌异常或排出受阻,从而引发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和炎症[1]。
但过度或不当饮用冰镇饮料,可能对胰腺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本身存在胰腺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人群[1]:
刺激作用:过冷的饮料可能刺激胰腺,尤其是在大量快速饮用时,或可能成为诱发炎症的“导火索”。
影响循环:冷饮可能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间接地可能使胰腺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不利于其正常功能和炎症恢复。
叠加风险:如果冰镇饮料本身含糖量高(如某些碳酸饮料、甜味茶饮),或与高脂、高热量食物一同大量摄入,则会显著增加胰腺的负担,与已知的主要致病因素(高脂)产生叠加效应。
健康警示与建议
该男子的不幸案例是一个极端警示。专家呼吁公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及已有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
适度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地饮用冰镇饮料。浅尝辄止,给身体适应的时间。
关注成分:减少饮用高糖、高能量的冰镇饮料。
避免刺激:避免在身体极度燥热或空腹时饮用过冷的饮料。
控制高危因素:最关键的是积极管理和预防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定期体检筛查胆结石,严格控制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严格限制或戒酒。
留意身体信号:如饮酒或饱餐后(尤其是高脂饮食),出现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可能向后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急性胰腺炎,务必立即就医,切勿延误。
结语
虽然冰镇饮料本身不是急性胰腺炎的直接“凶手”,但其潜在的刺激作用和可能叠加的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在特定人群中,确实构成了健康风险。该起悲剧事件提醒我们,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务必保持饮食的均衡与适度,积极管理已知的健康风险因素,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防患于未然。预防胰腺炎,控制胆结石、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才是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 41(7): 735-742.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