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检察》2025年第12期要目

0
分享至

《人民检察》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全文并订阅后续更新。“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324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含CLSCI、CSSCI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AMI综合)149家,非核心期刊55家,集刊108家,英文期刊12家。截止2025年7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107917位作者的329156篇文章,总期数20879期,总字数30.8亿,诚挚邀请您的期刊入驻“北大法宝”,扩大影响,增进传播,服务法治。

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采购热线:010-82668266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笔谈

把握检察管理方法论 深入推进“三个管理”实践探索

作者:王守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管理是管理理论和检察实践的结合,是深化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检察实践。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体现了深刻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湖北省检察机关深刻把握“三个管理”蕴含的改革方法论、管理方法论、实践方法论,以科学管理理念和机制统筹整体与重点、权力与责任、管案与管人,一体做实宏观业务管理、中观案件管理、微观质量管理,着力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在深化实践探索中以高水平管理保障和促进高质效履职办案。

【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方法和路径

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方向

作者: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行政检察研究中心)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是繁荣发展中国检察学理论、提升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能力的迫切需求。在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检察工作指示的学理化阐释是根本遵循,要始终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放在首位,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服务大局意识。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本土检察制度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实践基础,要深入领悟落实党中央对检察机关的“四个定位”,总结“四大检察”建设经验,并深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的理论构建。面向未来,应充分认识到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确立大数据战略思维,并注重维护法治体系内在价值,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化解技术运用引发的理论难题。

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案

——从检察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展开

作者:万毅、李晓冬(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省南部县人民检察院)

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本质上属于检察学学科建设问题,应当从检察学学科建设的角度省思具体方案。首先,从检察学的学科定位分析,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次,从检察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应当注重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多维性,重视检察官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方面的“知识”传承、应用与创新;再次,从检察学的学科功能分析,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当具备独立性与独特性,既要以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职能和检察业务为基本内容,更要以丰富的检察实践和改革为重要知识来源。

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和路径

作者:谢鹏程、赵常伟(山东大学)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强调,中国检察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中国检察学理论,归根结底是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学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实践的必然要求。

【实务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问题研究

作者:林鼎立、全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上升,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检察机关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及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注重惩防并举,一体做实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立足检察职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未成年人案件;坚持抓早抓小,注重从源头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开展综合治理,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疑案精解

发行私募债券时篡改财务数据 由他人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如何定性

作者:王志祥、李翔、胡春健、赵炜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三检察部)

在资本市场领域,财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此类案件中,债券发行人和中介组织往往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炮制虚假证明文件,严重侵害金融管理秩序和投资人合法权益。为了厘清相关法律问题,本刊特遴选一起发行私募债券时篡改财务数据获取虚假审计报告的案件,邀请专家学者和检察官围绕如何界定刑法第160条中的“公司、企业债券”的范围,如何理解“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如何认定刑法第229条规定的主体要件,如何判断审计人员参与财务造假的主观心态,该案如何定性等问题进行研讨,敬请关注。

【观察与思考

著作权领域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的进路

课题主持人:刘玉强、陈岑(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成员:王迁,刘小艳,季焕爽。

近年来,著作权领域虚假诉讼高发,其中以冒充著作权人提起虚假诉讼和捏造侵权事实虚假维权两种类型最为常见。著作权领域虚假诉讼的成因复杂,主要涉及著作权登记证书效力问题、署名推定规则泛化及法定赔偿制度异化等。对此,检察机关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促进裁判规则完善,推动作品登记制度等著作权管理制度创新,多措并举遏制著作权领域虚假诉讼发生。

本文系2024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著作权领域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研究》(GJ2024D34)的研究成果。

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检视与完善

作者:吴春妹、曲赛男、胡帅(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权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是优化检察管理的关键支点,也是管理科学化的题中之义。当前,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制约面临理念认识有待提高、机制有待完善、与检察业务新质态匹配度有待提高等多重问题与挑战。对此,亟须从深化认识、健全制度、数智赋能、激励担当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模式深刻转型,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本文系2024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刑事诉讼视角下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质效研究》(GJ2024C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信息网络犯罪涉案虚拟货币跨境追回处置的困境及出路

作者:戚永福(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涉案虚拟货币跨境追回处置是打击治理信息网络犯罪的难点之一,也是我国涉外法治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对虚拟货币法律性质尚未达成共识,对其监管政策存在差异性。当前,我国在跨境追回涉案虚拟货币上面临制度监管差异、国际合作局限、数字技术挑战等多重掣肘,在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上面临法律依据缺失、处置方式争议、保管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当在认定虚拟货币财产属性的基础上,立足规范、机制、技术等三个维度,建立完善契合我国国情的涉案虚拟货币跨境追回处置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信息网络犯罪打击治理成效。

·本文节选《人民检察》2025年第12期部分文章。

《人民检察》是1956年创刊,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管、中国检察日报社主办的专业理论刊物,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

责任编辑 | 王睿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宋思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部门法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大法律信息网 incentive-icons
北大法律信息网
法律综合性网站
10935文章数 174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