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首批3座水利测雨雷达在龙泉、云和、庆元三地正式“上岗”。这三座高耸的雷达站如同守护一方的“智慧哨兵”,以先进的监测技术为水文监测装上“千里眼”,让防汛预警精度迈上新台阶。
丽水境内群山连绵、水系交错,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成了常客。过去,这里的雨量监测像“盲人摸象”:地面雨量站稀疏分布,遇上复杂地形便形成监测盲区,人工观测更是滞后于天气变化,往往雨势已成规模,预警信号才姗姗来迟,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汛情。
如今,水利测雨雷达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困境。它主动发射电磁波,捕捉雨滴、冰晶的反射信号,像给天空做“CT扫描”,实时勾勒出降水的空间分布、强度大小和移动路径。相比传统方式,这套系统堪称“全能监测员”:覆盖范围更广,能穿透山区阻隔;响应速度更快,40秒就能更新一次数据;精度更是惊人,30×30米的网格能锁定每一片雨区的细节。它可实时监测45公里内的降水动态,提前1至3小时发出洪水预警,为防汛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为了补上监测“短板”,三座雷达站特意选址在龙泉五龙山、云和白鹤仙顶、庆元大山等海拔较高的关键区位,协同工作后,实时监测范围超1万平方公里,数据同步上传至省级水文中心,为防汛指挥提供了“千里之外亦能洞察”的决策依据。“就像给防汛装上了‘透视眼’,暴雨中心在哪、雨量会涨多少、山洪会不会来,都能看得明明白白。”市水文管理中心站网建管科科长陈拓嘉坦言,这套系统在山区、省界等以往监测薄弱的区域尤其管用,能让灾害预警和响应速度“跑”在雨前头。
据丽水市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丽水还将新增5座水利测雨雷达站。届时,8座雷达将织成一张覆盖全域的“天罗地网”,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这不仅是监测技术的升级,更是防汛理念的革新——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让这片多山多水的土地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多了一份从容与底气,也为智慧防灾写下了生动注脚。(实习生:陈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