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接触私人银行业务,特别是那种“集约化经营协营模式”(简单说,就是不同于传统银行内部事业部制自营,更像是总部和分行协作支持前线)的朋友,几乎都会有一个非常“直觉”的反应:
私人银行客户从哪来?团队营销谁负责?那必须是客户经理全责扛着,私人银行中心作为管理主体负主责啊。
说实话,我们这些从一线客户经理岗位,摸爬滚打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这么被灌输、这么接受的。甚至,我们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耗费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好不容易感觉自己真正掌握了“体系化经营私行客户”这套硬本领,却常常发现:
客户规模的增长,好像总跟不上计划表上的进度条。
这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挫败感,很容易就把人淹没了。你会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是不是我的能力有问题?这种百口莫辩的憋屈感,相信不少同仁都体会过。
然而,实践出真知。当我们真正投入到集约化协营模式中去运作一段时间,一个清晰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了:在这种模式下,私人银行中心(或者它的分中心)如果能聚焦于“协营”这个核心定位,那么它和旗下客户经理最直接、最快能做出成效的地方,恰恰在于“私行经营能力”的提升本身。
这个能力的提升,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维度上:
经营端:这是见效相对快的一头。当你开始进行高质量的经营动作(比如深度了解客户需求、精准配置资产、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在成熟的总行-分行支撑体系下,产能的释放往往非常“立竿见影”。可能短则一个季度,长则半年,你就能看到:
客户经理管户的“保级率”(客户资产留存率)提高了;客户资产“内部提级率”(达标更高层级客户标准的比例)上升了;管理的资产规模实实在在地增长了;资产配置方案的达标率提升了;自然而然,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中收)也在稳步增长。这种看得见的成果,对客户经理的信心是极大的提振!
客户端:这一端的效果则像陈年老酒,需要时间慢慢“发酵”,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设立专门的私行机构、配置专业团队、提供专属场地和服务,这种聚焦本身就传递着价值。
通过专属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以及这支专业化队伍,那些企业主、专业人士及其背后的关系网络,能逐渐感受到一种被“真正重视”的体验——不仅仅是财富增值的“盈利感”,更是资产安全托付的“安全感”,以及遇到复杂需求时,能一站式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整合感”。这才是私行服务的深层魅力。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最初那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在集约化协营模式下,私行获客和团队营销,到底是谁的责任?
经过实践检验,我们团队内部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很明确:尽管在这种模式下,私行客户和客户经理在物理上可能更多地集中在“私行中心”这个平台上,但现实中,数量更为庞大的潜力贵宾客户和负责基础服务的客户经理,其根基仍然遍布在各家支行网点。
更重要的是,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往往是私行中心对支行进行“影子考核”。因此,私行获客与团队营销的“主责”,实质上依然落在支行负责人及其分管领导肩上!
这个结论可能有些反直觉,但逻辑上其实非常清晰。核心在于我们必须厘清“高价值经营”与“高价值获客”的本质区别。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各自的运作逻辑和主导力量却截然不同。
高价值获客:这更像是一场“旗舰领航”的战役。
它需要机构主管亲自带队冲锋。为什么?因为它极度依赖“关系营销”的长期耐力。正如我们之前所指出的,打动一个企业主级别的私行客户,平均营销周期可能长达三年!前期的铺垫往往更多是信任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这是组织行为,绝非客户经理单兵作战可以完成。
同时,这种级别的获客充满了不确定性——它高度依赖本地市场的特性、区域经济模式以及企业主群体的结构,根本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板。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营销实践中,“机构对等”和“职级对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分行行长、支行行长出面,在建立初期信任和传递机构重视程度上,具有客户经理难以替代的优势。
高价值经营:这则是“精品工坊”的精细活。
在当下强调投研驱动、买方投顾模式的趋势下,它更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客观、专业的私行中心(或分中心)来专注运营。专属的场地、专业的团队、体系化的产品和服务流程,这些都是确保经营深度和服务品质的基础设施。
让客户经理在一个能屏蔽噪音、聚焦服务本质的环境下工作,更能发挥其专业价值。这本身就是设立私行中心和分中心的初心所在。
所以,我们不经意间发现:在集约化协营模式的实践中,私行获客与团队营销的主责,回归到了支行负责人与分管领导身上。还是回到实际工作中绕不开的那个“私行悖论”——提供了一个合乎现实逻辑的解法。
这个悖论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企业与银行之间普遍存在的“三个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心不对称、信用不对称。而厘清责任边界,让专业机构做专业经营(私行中心),让关系网络深厚的基层机构(支行)发挥获客优势,正是缓解这“三个不对称”,建立更深层次信任的一种有效路径。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私行吾道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