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已至,暑气蒸腾,湿气弥漫。这个“伏”字,在中医眼中不仅是温度的高峰,更暗藏“蛰伏”之意——一种潜藏的健康隐患正悄然酝酿。尤其对于甲状腺疾病人群,暑湿交织的时节,可能成为病情“暗流涌动”的敏感期。
湿气困脾,甲状腺“蛰伏”危机的根源。翟章锁主任介绍,中医视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疾病,多与“气滞、痰凝、血瘀”相关。而长夏的暑湿,正是助长这些病理因素的“催化剂”。
湿邪困脾,运化失职,脾主运化水湿,是身体代谢的“中枢处理器”。暑湿重压下,若本身脾虚或肝气不调,脾的“运化”功能就会“死机”,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痰湿瘀阻,气机不畅, 这些无形的“痰湿”如同体内淤塞的淤泥,随气机流窜全身,最易阻滞于肝经循行的咽喉,导致经络不通,气血瘀滞。原本处于平稳期的甲状腺疾病,便可能因此“蛰伏”结束,悄然复发或加重。
寒凉伤阳,雪上加霜,为解暑热,许多人贪食冷饮、瓜果。翟主任特别提醒正在治疗的患者:过度寒凉如同向虚弱的脾胃“泼冷水”,更伤脾阳,加剧水湿内停,形成恶性循环。即便健康人群,长期嗜食生冷、熬夜压力大,也会埋下“气滞→痰瘀→经络阻→甲状腺病”的隐患伏笔。
安然度夏,翟章锁主任教你“祛湿防伏”四要诀!破解暑湿对甲状腺的威胁,关键在于“健脾胃、畅气机、化湿浊”。
饮食守“中”,温护脾胃! 远离冰镇饮品、过量生冷瓜果。多吃健脾利湿的“温和卫士”:薏米、赤小豆、山药、莲子、茯苓。烹饪多用生姜、陈皮、白豆蔻等温中化湿的香辛料。保证三餐规律,为脾胃减负。
情志舒达,肝气条畅!肝气郁结是气滞痰凝的推手。暑热易让人心烦气躁,更要主动调节情绪。晨起散步、聆听舒缓音乐、练习八段锦或太极拳,都是疏通肝经、释放压力的良方。
适度运动,微汗排浊! “动则生阳”,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能振奋阳气,推动气血运行,帮助湿浊随微微汗液排出。避开烈日高温,选择清晨或傍晚,谨防过度出汗反伤气阴。
环境除湿,起居有常!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爽通风。避免久居阴暗潮湿环境。规律作息,尤其保证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的深度睡眠,此时肝胆经当令,是恢复气机平衡的黄金时段。
长夏虽湿热难耐,却是中医“治未病”的关键窗口。固护好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疏导好体内气机,让湿浊无隙可乘,便是守护甲状腺乃至全身健康坚实的屏障。暑气蒸腾不可怕,懂得调和便是夏。从此刻起,用顺应天时的智慧生活,让甲状腺安然度过这个“蛰伏”之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