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需要多温区运输的车辆,新型载冷剂的优势更明显。分隔成 -18℃冷冻区和 5℃保鲜区的货厢里,它能精准控制不同区域的冷量供给。有次同时运输冰淇淋和草莓,到达目的地后,冰淇淋硬度刚好,草莓也没有冻伤,这种 “一车载万物” 的能力,让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了 15%。
凌晨三点的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一辆满载海南芒果的冷链车正准备发车。司机老李仔细检查了车载温控系统,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显示,货厢内温度稳定在 13℃,新型载冷剂在管道里安静循环。这趟开往哈尔滨的长途运输,将在 48 小时后抵达,而车厢里的芒果,要保持刚采摘时的饱满多汁。
放在三年前,老李对这样的长途运输心里总打鼓。传统载冷剂在 - 10℃以下就会出现结晶,冬天跑北方线路必须频繁停车检查,生怕管道堵塞导致货厢升温。有一次运输荔枝,因为中途堵车,传统载冷剂的冷量传输跟不上,300 箱荔枝坏了近半,赔了不少钱。
现在用的新型载冷剂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它的冰点能低至 - 60℃,在东北零下 30℃的严寒里也能保持流畅循环。更关键的是冷量传递效率,货厢内 12 个测温点的温差不超过 1℃,比以前缩小了 5 倍。上个月运输车厘子,从智利海运到上海港,再转陆运到成都,全程 15 天,开箱时果柄还带着新鲜的绿色。
某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数据显示,使用新型载冷剂后,车辆制冷系统的能耗下降了 23%。以前从云南运输鲜花到北京,为了保证保鲜,制冷机几乎全程满负荷运转,现在每天能少烧 20 升柴油。而且它的防锈性能特别好,过去每年要花两万多块钱给管道做除锈保养,现在用了五年,管道内壁还跟新的一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