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607篇文章
炎炎夏日,又到了西瓜自由的季节!
常年吃瓜无数的你,通过肉眼观察和品尝,得出西瓜品种为“8424”,因其果大皮薄汁多、糖度高而被称为“西瓜之王”。
等等,你的标题好像和内容不太符合呀?
别急,切西瓜吃西瓜大家习以为常,那我来介绍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病理取材”
这是病理人工作场景之一的取材台及取材器械。(和外科医生一样都要用到手术刀,只不过他们在病人活体上下刀,我们病理人是在离体组织上切割)
病理取材是整个病理工作流程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包括了对标本的肉眼观察描述,以及对病灶的组织切块选取,从而有效的进行下一步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所以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与取材工作的规范性密不可分。
1、正确识别标本内容和病变是取材的前提
必须在弄清楚标本的结构并有了取材思路后,才能动刀取材。
2、取材-记录配合
记录者必须把送检单的重要信息读给取材者听,取材者必须把取材的主要信息说明。两者对疑惑或遗漏之处要相互指出。保证取材和记录的完整和规范。
3、有序工作
组织块由取材者完成,组织块的编号由记录者根据病理申请单的病理号核对后交给取材者,确保病理号与小号与取材记录单一致。
取材内容如下
肿瘤标本取材时应注意肿瘤的部位、形状、大小、颜色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测量肿瘤的体积,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cm),实体瘤还应称其重量。一般顺长径每隔0.5-2cm平行切成片,仔细观察切面病变取材,一般取材应包括:
①肿瘤本身(肿瘤至少要取四块,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一定要取材,至少有一块反映肿瘤的浸润深度或切缘,被膜等重要标记);
②与肿瘤组织相连的表面组织;
③与肿瘤组织相连的底层组织;
④肿瘤两侧切缘的组织等;
⑤在包膜完整与粗糙处取材,如甲状腺、前列腺等;
⑥对于实体肿瘤,基本原则是每1cm直径取一块,但对于形态质地一致的肿瘤,一般每一个结节取材1块已经足够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任何肿瘤都需要多切面进行观察,然后进行组织选取。就像西瓜一样,不切开又怎么知道它里面的颜色是怎样的?肿瘤也一样,颜色不同,质地也可能不同,意味着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成分就不一样。)
切取的组织块大小约为2*1.5cm,厚度约0.2-0.3cm;尽量切成平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小的规定与包埋盒及包埋模具的大小有关)
大体检查方法应依据各器官大体检查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取小标本切忌将标本和固定液同时倒出取材台,以免标本流失。可用无齿镊将标本轻轻取出,放置包埋纸上。(这里会有人提出疑问,小标本到底会有多小?毫不夸张的说,小到比碎芝麻还小,细到比头发丝还细,眼神不好的人还真干不了这精细活儿!)
写了这么多,不如直接来个实操演练,我们把肿瘤想象成一个大西瓜,开始今天的取材工作:
1、核对标本信息(姓名,住院号,病理号,送检组织内容等),无误后开始取材;
2、标本袋取出肿瘤组织,认真观察表面情况:覆有完整包膜,且较完整、光滑,表面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测量体积大小约28cm*16cm*15cm。
3、手术刀多切面打开肿瘤,观察肿瘤切面及质地情况:切面灰白灰黄,实性,质地中等偏硬,多灶可见出血坏死;未见正常组织结构。
4、根据肿瘤切面颜色、质地不同的地方进行适量取材,将组织块修整为2*1.5*0.2cm大小为宜,放入包埋盒中,并在中性甲醛固定液中浸泡固定。
5、取材结束后,再次核对病人及标本信息,并将剩余肿瘤组织放回标本袋中固定,以备补取。清理取材台面及器械,保持台面整洁。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呀,你学会了吗?
如果你西瓜切的很好,那么恭喜你,你有成为病理人的潜力。
作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潘盛兰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